考虑地质因素的煤层气井井位优选技术——以韩城地区为例CBM Wells Layout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Geological Factors——A Case Study in Hancheng Area
董银涛,张遂安,杨立源,赵亚东,杜瑶,孙延明
摘要(Abstract):
为建立一套以地质因素为基础的煤层气井井位选择技术,研究了煤层构造、埋深、厚度、含气量、渗透率及水文地质等影响井位选择的地质因素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所选井位的各项地质因素参数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值优选井位,结合理论与区域实际总结出该地区在井位优选中各地质因素的最佳量化范围,建立了井位选择的评价指标。且经韩城地区3口煤层气井的验证,认为该评价方法的井位优选技术能够用于指导煤层气井的井位优选。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井位选择;地质因素;模糊数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2)
作者(Author): 董银涛,张遂安,杨立源,赵亚东,杜瑶,孙延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巫修平,姜在炳.基于下石节井田煤层气井位选择原则探讨[J].中国煤层气,2009,(06):21-24.
- [2]张新福,周效志,逄礴,等.煤层气资源勘查布井技术研究与实践[J].中国煤层气,2010,(04):6-9.
- [3]霍槟槟.孟津井田煤层气试验井井位选择探讨[J].煤炭科技,2012,(03):26-27.
- [4]倪小明,王延斌,接铭训,等.晋城矿区西部地质构造与煤层气井网布置关系[J].煤炭学报,2007,(02):146-149.
- [5]张遂安,杜彩霞,刘程.规模开发条件下煤层气相态变化规律与开发方式[J].煤炭科学技术,2015,(02):119-122.
- [6]王睿,董范,孟召平,等.樊庄区块构造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06):1025-1030.
- [7]张培河,刘钰辉,王正喜,等.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能控制地质因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05):909-914.
- [8]邵先杰,王彩凤,汤达祯,等.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J].煤炭学报,2013,(02):271-276.
- [9]张傲翔,张晓玉,姚征,等.韩城示范区煤层气井产能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3,(11):27-30.
- [1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GB/T 29119-2012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 [11]张明山.韩城WL1井组煤层气地质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09,(10):31-33.
- [12]张玉平.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与开发分析[J].煤炭技术,2007,(04):100-103.
- [13]叶建平,武强,王子和.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J].煤炭学报,2001,(05):459-462.
- [14]胡彦林,张遂安,高志华,等.基于模糊数学方法优化煤层气井底流压下降制度[J].煤炭科学技术,2015,(03):64-67+72.
- [15]柳新风,李黔.模糊综合决策优选煤层气目标区[J].煤炭技术,2013,(1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