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工法支护条件下基坑工程监测试验分析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Monitoring Experimental Analysis under a Condition of SMW Method Support
王彦君,秦云虎
摘要(Abstract):
徐州某基坑工程开挖深度约9.0 m,选择6层褐黄-灰褐色黏土作为持力层。为分析SMW工法施工中对工程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情况,结合基坑工程特点,选择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支撑(立柱)沉/隆监测、围护结构内力、深层水平位移等主项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最大沉降差为10.43 mm,对于长度为50 m的建筑物其倾斜率为0.000 2;桩顶水平位最大水平位移为21 mm;最小为14mm,且逐渐趋于稳定;基坑9~16 m土体变形较小且基本保持稳定,开挖时最大位移变化率为0.71 mm/d,最大位移与最大位移速率均小于设计要求的40 mm和3 mm/d。监测分析得到的规律和结论对徐州地区SMW工法的运用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SMW工法;支护;水平位移;监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彦君,秦云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龚晓楠,高有潮.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 [2]黄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 [3]史佩栋.日本SMW工法地下连续墙[J].地基基础工程,1995,5(1).
- [4]史佩栋.SMW工法地下连续墙[J].施工技术,1995,5(2).
- [5]倪亚星.基坑围护工程中SMW法的应用技术[J].建筑技术,2006,37(12).
- [6]张剑锋,陈昌斌.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SMW工法)支护结构的应用[J].电力勘测,2000,27(4).
- [7]孔德志.SMW工法土挡墙的性能分析及在南京地铁工程中的应用[D].上海:同济大学,2001.
- [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T199-2010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T233-2011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 [10]徐源.SMW工法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难点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22(2).
- [11]刘一林.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1990.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