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架构New 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Coal Resource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李增学
摘要(Abstract):
中国煤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造成单一勘查技术手段难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查目标。在系统分析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重新确立了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将"煤田地质勘探"发展为涵盖煤炭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提出了适合当代需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的确立,应以取得最佳勘查效果为目标,统筹考虑勘查区具体的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勘查技术手段及组合。基于理论分析,评述新体系兼备的主要技术特色及科学性、先进性,并依据地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将我国煤炭地质勘工作划分为4种勘探模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区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全国近20个省区100多个地质勘查项目的实践中证明,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实施,为煤矿建设提供了详细、完整、准确的煤炭资源信息数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对提高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煤炭资源;地质条件;综合勘查技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项目
作者(Author): 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李增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曹代勇,陈江峰,杜振川,等.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 [2]曹代勇,林中月,等.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技术与勘查类型划分[M]//深部煤炭资源及开采地质条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251-261.
- [3]王钟堂,潘随贤,李文恒.中国的煤炭资源及其勘探与开发[J].煤炭学报,1987,12(4).
- [4]王定武,王运泉.煤田地质与勘探方法[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 [5]武喜尊,赵镨.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J].中国煤田地质,2003,15(16).
- [6]李增学,魏久传,魏振岱,等.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 [7]蒋录全.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在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应用[J].南方油气地质,1995,1(4).
- [8]李增学,魏久传,刘莹,等.煤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 [9]李增学,魏久传.华北陆表海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 [10]邵龙义,张鹏飞.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模式[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专辑):67-72.
- [11]邵龙义,张鹏飞,刘钦甫,郑茂杰.湘中地区下石炭统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J].地质论评,1992,38(1):52-59.
- [12]郝黎明,邵龙义,时宗波,张鹏飞.旋回频率曲线在幕式聚煤作用中的研究—以西南地区上二叠统为例[J].古地理学报,2000,2(4):12-19.
- [13]柳汉丰.山东汶宁地区石炭—二叠系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科技大学,2006.
- [14]李增学,魏久传,等.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1).
- [15]王桂梁,琚宜文,等.中国北部能源盆地构造[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 [16]曹代勇.煤田构造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
- [17]王桂梁,曹代勇,等.华北南部逆冲推覆伸展滑覆和重力滑动构造[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 [18]王文杰,王信.中国东部煤田推覆、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 [19]曹代勇.煤田构造变形与控煤构造样式[M]//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新进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6.
- [20]曹代勇,王佟,等.中国煤田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
- [21]中国工控网.煤炭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EO//OL].[2005-10-09].http://www.gongkong.com/Common.
- [22]Ye Zichen.2007中国煤炭行业信息化调研分析报告[EO//OL].[2007-07-04].www.21ask.com/schtm.
- [23]徐水师,谭克龙,曹代勇,王佟.中国煤炭资源遥感调查评价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2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聚煤作用系统分析[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