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0, v.32;No.263(12) 41-4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鄂西鹤峰地区牛蹄塘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以鹤地3井为例
Analysis of Niutitang Formation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Hefeng Area,Western Hubei——A Case Study of Well HD-3

王作华

摘要(Abstract):

鄂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中上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在对鹤地3井钻井岩心描述、测井曲线特征以及系统的地球化学采样测试分析基础上,对鹤峰地区鹤地3井牛蹄塘组沉积特征、沉积相和沉积氧化还原环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牛蹄塘组垂向沉积相序列,讨论了沉积环境演化的规律。研究认为,鹤峰地区鹤地3井牛蹄塘组垂向上从下至上发育深水陆棚、深水-浅水陆棚过渡相和斜坡相三种类型,其中深水陆棚相中发育深水硅泥质陆棚和深水泥质陆棚,垂向演化序列指示水体向上逐渐变浅。MgO/Al2O3比值结果指示鹤峰地区牛蹄塘组沉积时期整体水体盐度正常,为稳定海相沉积环境; V/(V+Ni)与V/Cr以及Th/U指标分析得到的深水-浅水陆棚过渡相以及斜坡相沉积中富氧环境不同,但是综合岩心、有机碳含量以及GR曲线变化显示整个牛蹄塘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是从下到上缺氧-贫氧-富氧状态演化的; V/Cr与Th/U指标与TOC含量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在牛蹄塘组下段及深水陆棚段,反映氧化-还原条件的指标越大,则TOC值越大,该段沉积环境水体相对深,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而到中段深水-浅水陆棚过渡相,陆源输入增强,有机碳含量剧减。总体表明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着有机质的丰度。

关键词(KeyWords): 页岩气;沉积相;沉积环境;牛蹄塘组;鄂西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北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湖北鹤峰走马—铁炉远景区页岩气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编号:HBZZ-2018068-F18068)

作者(Author): 王作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