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5, v.27;No.194(09) 22-2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低煤阶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扩散方式
Low Rank Coal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ane Diffusion Mode

马信缘,白楠,王有智

摘要(Abstract):

采用数值模拟、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曲线对呼和湖凹陷不同构造位置煤岩储集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构造作用对孔隙系统的控制作用,探讨不同压力下甲烷气体在纳米级孔隙中扩散方式。研究表明:1洼槽区以原生孔隙和内生裂缝为主;斜坡带构造相对活跃,以反映构造行迹的碎粒孔和张性、剪性裂缝为主,裂缝数量明显增多,规模扩大,对改善渗透性意义较大。2煤岩孔隙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孔径呈负相关性,斜坡带孔隙遭到破坏,微孔数量增多,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洼槽区成倍增长,煤岩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强。利用吸附、脱附曲线特征对煤岩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评价,斜坡带相对于洼槽区孔隙系统复杂,利于吸附,难于解吸。3斜坡带和洼槽区在采气初期甲烷以分子扩散为主,随着压力的降低,由于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开采后期洼槽区甲烷分子逐渐由过渡区流动取代分子扩散,斜坡区扩散方式则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认为,斜坡带是呼和湖凹陷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块。

关键词(KeyWords): 煤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扩散方式;呼和湖凹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石油科技攻关项目“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2010E-2201);“大庆探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2012E-2603)

作者(Author): 马信缘,白楠,王有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