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建造及玄武岩浆活动与裂谷发育阶段耦合Coupling of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Formation, Basalt Magmatic Activities and Rift Development Stage in Southern Sichuan
陈忠恕,刘旭,陈良浩
摘要(Abstract):
川南地区晚二叠世是裂谷发育重要阶段,研究认为玄武岩浆活动与挠曲盆地和前缘隆起的勾联,建立了玄武岩浆喷溢韵律旋回与含煤地层四级层序与三级层序的对应关系;本区晚二叠世聚煤环境属潮坪环境,是在总的海侵及区域聚煤背景条件下,由海侵、基底升降和聚煤速率共同作用来造就聚煤可容空间,本区前缘隆起即基底上升,能协调三者造就有利的聚煤可容空间;"古蔺-桐梓前缘隆起""叙永-习水前缘隆起""筠连-珙县前缘隆起"为聚煤奠定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聚煤中心;前缘隆起最高部位西侧是"滨岸湖泊"或"海漫湖泊"与煤质关系密切。该区上二叠统煤层主要属高阶煤,玄武岩浆喷溢活动有3个旋回,28个韵律,每次喷溢的熔岩被体积宏大,热容量巨大,从西到东玄武岩岩被连续,只有厚薄之别,既是高温熔岩热能传导者,也承接储蓄热能,使其成为高温异常区,是高阶煤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KeyWords): 耦合;裂谷发育阶段;玄武岩浆活动;含煤建造;挠曲盆地和前缘隆起;韵律层序;聚煤中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忠恕,刘旭,陈良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4.
- [2]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 [3]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 [4]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 [5]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 [6]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 [7]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上册)[R].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13:12.
- [8]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四川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R].四川省煤田地质局,2011.
- [9]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四川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第三次煤田预测)[R].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995.
- [10]四川、贵州、云南煤田地质局课题组.黔西、川南、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R].四川、贵州、云南煤田地质局课题组,1993.
- [11]徐彬彬,何明德,等.贵州煤田地质[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 [12]四川煤田地质公司研究所.四川盆地南部上二叠统划分与含煤性研究报告[R].四川煤田地质公司研究所,1984.
- [13]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四川省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R].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东南地质大队,1989.
- [14]徐兴国、夏宗实,等.四川东部晚二叠世近海煤田地质特征及聚煤规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 [15]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地调院,省地矿局106队.四川省攀西地区攀枝花式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典型示范成果报告[R].四川省地矿局,2009.
- [16]邵龙义,等.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应用.内部出版,2007.
- [17]陈忠恕,吴玉东.川南地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与含煤建造[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2010,22(2):14-18.
- [18]陈忠恕,肖建新,许溯林,胡孝荣.川南煤田晚二叠世煤层中Tonstein的沉积相特征、成因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1995,7(2):36-41.
- [19]林茂炳,苟宗海,等.龙门山中段地质[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