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子版二维图件构建煤田勘探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与实践The Method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3D Geological Model of Coalfield Exploration with 2D Electronic Maps
魏新永,熊科,胡伟,李青元,苏慧,郝多虎,张宣
摘要(Abstract):
三维地质建模是煤田勘探适应煤炭开采绿色、精细、透明、智慧转型的必然选择。煤田地质勘探的成果是地质报告,其对煤层及其围岩空间形态的表达形式是二维图件,电子版的二维图件是构建煤田勘探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的上佳数据源。本文讨论用AutoCAD/MapGIS制作的二维图件构建勘探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原理、方法和软件设计思路。分析了煤田三维建模与通用三维地质建模的共性、特点与难点;讨论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中三维地质曲面的表达方式,指出虽然等高线方式在煤田勘探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不规则三角网仍是煤田三维建模软件的标配;讨论了电子版二维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面交线、陷落柱边界线、煤层尖灭线等二维线要素获取高程,升维为三维曲线的方法;分析了本软件独创的半自动分区构建曲面片边界环的方法,即由用户鼠标点击选择线要素构建曲面片的外边界环;讨论了曲面片外边界环内的限定三角剖分;探讨了山脊线/沟谷线的自动提取、断层面的构建、地层体的构建、勘探线剖面图由二维转三维的方法。上述思路与方法在“煤田勘探三维建模平台”软件中得到了初步实现,并应用于宁夏、山西、青海等多个煤田勘探区数据的三维建模实践。
关键词(KeyWords): 煤田勘探;三维地质建模;半自动分区;分区三角剖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勘探局科技创新项目“煤炭勘探三维建模平台优化研究”
作者(Author): 魏新永,熊科,胡伟,李青元,苏慧,郝多虎,张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董书宁,刘再斌,程建远,等.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展望[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1):25-35.
- [2]王国法,庞义辉,任怀伟,等.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挑战与思考[J].智能矿山,2022,3(10):2-15.
- [3]袁亮,张平松.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动态重构的关键技术与路径思考[J].煤炭学报,2023,48(1):1-14.
- [4]张龙正.基于MicroStation的煤田地质三维建模研究[J].煤炭工程,2020,52(7):37-40.
- [5]李青元,张宣,张丽云,等.面向三维地质建模的三维GIS软件中曲面表达与拓扑关系的研究[J].地质学刊,2014,38(1):41-46.
- [6]张修桂.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J].科学,1991(2):128-131.
- [7]雍际春,孛鹏旭.近二十年来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综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21-25.
- [8]李志林,朱庆,谢潇.数字高程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北京.
- [9]李青元,李爽,郝多虎,等.用电子版传统地质报告构建煤炭勘探区三维地质模型方法与软件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8):72-77.
- [10]魏竹斌,李青元,张明辉,等.基于煤层底板等高线的逆断层叠覆区全自动三角剖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1):28-34.
- [11]蔡强,杨钦,陈其明.地质结构重叠域的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16(6):765-771.
- [12]张威.易编辑地质曲面构造方法的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 [13]崔扬,李青元,董前林,等.勘探线剖面图从二维转化为三维算法[J].测绘科学,2016,41(4):128-131.
- [14]王荣亮,郭军,陈龙.基于剖面图的三维地质建模算法研究与技术应用[J].煤炭科技,2022,43(3):109-113.
- [15]董前林,李青元,曹代勇,等.多源地质数据综合三维建模及地质学分析——以青海木里三露天勘探区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45(3):37-44.
- [16]赵明明.新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应用及发展趋势[J].西部探矿工程,2021(9):168-169.
- [17]潘海洋.煤炭地质勘探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12):42-45,53.
- [18]李青元,张明辉,程爱国,等.大数据时代煤炭资源勘探中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10):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