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谱分析技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带Coal and Gas Outburst Zone Prediction Based on Spectral Analysis
左卫华,孟凡彬
摘要(Abstract):
构造煤与煤与瓦斯突出密切相关,根据构造煤地质特点构建地质模型,依据黏-弹性介质中地震波场吸收衰减理论进行模拟正演。结果表明,构造煤导致高频地震信号衰减,产生频率、振幅等异常。研究区小波傅立叶变换分频解释技术显示:无论是原生煤还是构造煤,其频谱分解技术都可使反射波频率得到拓宽,但其在不同频率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且构造煤反射波高频成分衰减强烈;另外煤层厚度的增大,将导致反射波高频成分减少,低频成分增加。通过对研究区过井连线(inline2177)8煤层的频谱分解数据体的解释,确定了构造煤发育区与原生煤(或构造煤欠发育区)范围。根据与钻孔数据的对比,认为8煤层频谱分解的扫描频率在60~70Hz时,其低频分布区域与构造煤范围高度吻合。
关键词(KeyWords): 频谱分解技术;煤与瓦斯;傅立叶变换;频率;正演;构造煤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2);(2016ZX05043001);;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青东矿8煤厚度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祁南煤矿10煤层岩浆岩分布预测》
作者(Author): 左卫华,孟凡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郝治国,常锁亮,张新民,等.谱分解技术在煤层厚度预测及沉积环境方面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2).
- [2]孟凡彬.应用分频解释技术预测无煤带[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4,11(2):229-233.
- [3]常锁亮,刘洋,赵长春,等.地震纵波技术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区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8).
- [4]林建东,陈信平,胡超元,等.煤层气勘探开发从“以工程为主导”到“预测指导下的工程”之转变[J].中国煤炭地质,2012,24(03).
- [5]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等.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J].煤炭学报,2006.31(3):334-336.
- [6]师素珍,韩毅,刘万金,等.含煤地层AVO正演模型参数优选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4).
- [7]崔若飞,陈同俊,钱进,等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技术[J].中国煤炭地质,2012,24(6):48-56.
- [8]常锁亮,刘大锰,林玉成,等.频谱分解技术在煤田精细构造解释及煤含气性预测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34(8):1015-1021.
- [9]傅雪海,张文平,周言安,等.煤田地勘阶段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与方法[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 [10]张荣飞,陈萍,唐修义.构造煤煤发育特征及其与瓦斯突出关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4(3):235-236.
- [11]姚茜.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耦合关系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4):13-16.
- [12]谢焰,严平辉.基于渗透失稳机理的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和控突措施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2,224(2).
- [13]魏廉芳,肖伟伟,廉伟.煤田瓦斯富集及突出的三维地震波特性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X).
- [14]王宏伟,彭苏萍,杜文凤,等.基于方位AVO正演的HTI构造煤裂隙可探测性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6):1122-1130.
- [15]鲁统祥,何兵寿.基于模型的P-SV转换波AVA反演预处理[J].中国煤炭地质,2016,28(10).
- [16]张平松,刘盛东.煤岩体结构构造特征的频谱分析与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3(4):274-277.
- [17]刘志怀,刘雯,刘娜.构造煤不同弹性波阻抗响应特征对比研究[J].煤矿安全,2016,47(5):61-65.
- [18]张宏.地震谱分解算法对比及不确定性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30(6).
- [19]陈同俊,王新,崔若飞.谱分解技术在预测煤层岩浆岩侵入区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8).
- [20]路鹏飞,杨长春,郭爱华.频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517-1521.
- [21]陈华,潘晓慧,吴昊.谱分解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36-36.
- [22]刘喜武,宁俊瑞,刘培体,等.地震时频分析与分频解释及频谱分解技术在地震沉积学与储层成像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5):1679-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