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波形差异属性分析在预测岩溶裂隙发育带中应用Application of 3D Seismic Waveform Differential Attribute Analysis on Karst Fissure Developed Zone Prediction
王瑞杰
摘要(Abstract):
基于岩层反射波各向异性,提出利用三维地震波形差异属性特征预测岩溶裂隙发育带的思路。以断裂构造极为发育的桃园矿南三采区为例,对该采区太原组灰岩顶界面以下30m范围内的岩溶裂隙发育带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剖面波形差异性分析发现,在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其波形差异属性均大于0.16;而沉积环境稳定、岩层保持完整、各向同性的灰岩内,其波形差异属性接近于0。南三采区波形差异属性异常平面图表明,在太灰顶界面下30m内存在3个岩溶裂隙发育带,分别位于采区的西南部和北部。经140个注浆钻孔验证,在岩溶裂隙发育区,62个钻孔与解释吻合,准确率达88.6%;在岩石完整性较好、岩溶裂隙不发育区,有53个探孔与解释吻合,准确率达75.5%。
关键词(KeyWords): 波形差异属性;岩溶裂隙;岩性各向异性;三维地震;桃园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瑞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崔若飞,陈萍.模式识别技术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1994,16(3).
- [2]汪洋,张兴平,唐建益.基于三维地震层面属性解释煤矿小断层的研究[J].煤炭工程,2008(7).
- [3]干晓锐,张兴平.煤矿三维地震资料识别复杂地质构造的潜力[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
- [4]张兴平.淮北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煤矿北八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研究报告[R].河北涿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2011.
- [5]陈加林,张兴平.基于地震波形差异属性体精细分析煤矿陷落柱边界及发育高度[J].中国煤炭地质,2012,24(8).
- [6]宁建宏,张广忠.陷落柱的地震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3).
- [7]晁剑荣,张文新.隐伏导水岩溶陷落柱的多源信息探查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4,16(S1).
- [8]张丽红.桃园矿区陷落柱及富水性地球物理识别方法[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 [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矿南三采区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解释三维地震勘探报告[R].河北涿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2014.
- [10]张兴平,林建东,唐建益.基于三维地震层间属性高精度识别煤矿陷落柱[J].煤炭科学技术,200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