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山体下多煤层重复开采沉陷对矿区环境影响的累积效应分析Cumul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Repeated Mining Subsidence of Multiple Coal Seams under High and Steep Mountain on Mining Environment
田延哲
摘要(Abstract):
为研究高陡山体下多煤层重复开采沉陷对西南矿区地质环境的影响,采用工程地质分析与udec数值模拟等方法,根据组成坡体的岩性、主控结构面、结构面形状及其充填物特征、节理裂隙特征分析了坡体的结构特征。基于离散元法得出多煤层重复开采过程中塑性区分布特征、岩体裂隙扩展特征、水平位移特征和纵向位移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多煤层重复开采沉陷对矿区环境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高陡山体下多煤层重复开采诱发的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时间和空间过程,具有明显的开采累积效应,重复采动引起高陡山体的附加水平移动、水平变形会导致山体变形活动更复杂,得出重复采动坡体的变形破坏演化过程:单一煤层开采扰动—上覆岩体变形—多煤层重复采动—岩质坡体变形加剧—坡体沉陷开裂—岩质坡体局部塌陷和崩塌。
关键词(KeyWords): 高陡山体;重复采动;岩质边坡;变形破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YKGZ2017C04);;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2019-2-ZD005,2019-ZD004)
作者(Author): 田延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杨昊睿,宁树正,丁恋,等.新时期我国煤炭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S1):44-48.
- [2]阮天宇,陈志坚.陡倾硬质岩边坡倾倒变形数值模拟与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5):42-46.
- [3]刘小平,田延哲,曹晓毅,等.多煤层开采条件下高陡山体变控制[J].煤炭科学技术,2021,49(11):180-190.
- [4]田延哲.高陡山体下煤层重复采动诱发岩质斜坡变形破坏过程分析[J].煤矿安全,2021,52(3):222-227.
- [5]万通.发耳煤矿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大巷修复加固技术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 [6]胡永忠.山体赋存煤层群混合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及顶板控制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5.
- [7]王行风.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0.
- [8]朱国宏,连达军.开采沉陷对矿区地表裂缝的采动累积效应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5):47-51.
- [9]黄刚,郑达.贵州开阳磷矿山体崩塌形成机理与数值模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4(1):46-50,55.
- [10]谭宁.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中岭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D].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 [11]张洪,林锋.基于离散元法的德兴煤矿崩塌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10):309-312.
- [12]丁丽萍.采空区塌陷诱发崩滑复合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D].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 [13]李俊.平缓倾内上硬下软型崩塌形成机制及识别研究[D].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
- [14]李滨,王国章,冯振,等.地下采空诱发陡倾层状岩质斜坡失稳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6):1148-1161.
- [15]李腾飞,李晓,苑伟娜,等.地下采矿诱发山体崩滑地质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6):831-838.
- [16]余学义,毛旭魏.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34-42.
- [17]徐春.发耳矿山体赋存煤层群开采坡体失稳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 [18]王玉川,巨能攀,赵建军,等.缓倾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滑坡形成机制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3,21(1):61-68.
- [19]丁鑫品,王振伟,李伟.采动边坡失稳的动力过程及典型变形破坏机理[J].煤炭学报,2016,41(10):2606-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