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矿产资源及其发展趋势Mineral Resources in Coal 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孙升林,吴国强,曹代勇,宁树正,乔军伟,朱华雄,韩亮,朱世飞,苗琦,周兢,刘亢,李聪聪,陈寒勇,蔡旭梅
摘要(Abstract):
煤系中广泛存在与煤炭成因具有紧密联系的多种矿产,按照其特性和用途可分为煤系能源矿产、煤系金属矿产、煤系非金属矿产,其中一些矿产的经济价值甚至远远超过煤炭资源本身。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忽视了对煤系矿产的综合评价和勘查,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对煤系矿产资源概念的厘定、煤系矿产赋存特征及资源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煤系矿产资源研究及勘查开发方向,为我国煤系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关键词(KeyWords): 煤系矿产资源;煤系矿产地质;煤系能源矿产;煤系金属矿产;煤系非金属矿产;煤系气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计划项目”(12120114012101,12120114012001,12120114011901,12120114012201)
作者(Author): 孙升林,吴国强,曹代勇,宁树正,乔军伟,朱华雄,韩亮,朱世飞,苗琦,周兢,刘亢,李聪聪,陈寒勇,蔡旭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任德贻,代世峰.煤和含煤岩系中潜在的共伴生矿产资源——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国煤炭地质,2009,(10).
- [2]张时珍,刘桂建,严智操,等.淮南丁集煤矿A组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12,(01).
- [3]金瞰昆,魏晓超,教光印.长治盆地东南地区15~#煤中元素分布特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03).
- [4]赵晶,关腾,李姣龙,等.平朔矿区9~#煤中镉、铬和铊的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04).
- [5]唐修义,赵继尧,黄文辉.中国煤中的九种金属元素[J].中国煤炭地质(中国煤田地质),2002,(S1).
- [6]唐修义,黄文辉.煤中微量元素及其研究意义[J].中国煤炭地质(中国煤田地质),2002,(S1).
- [7]唐修义,赵继尧.微量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J].中国煤炭地质(中国煤田地质),2002,(S1).
- [8]刘招君,孟庆涛,柳蓉.中国陆相油页岩特征及成因类型[J].古地理学报,2009,(02).
- [9]赵平.青海省柴北缘油页岩物性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12).
- [10]刘池洋,毛光周,邱欣卫.有机-无机能源矿产相互作用及其共存成藏(矿)[J].自然杂志,2013,(01).
- [11]李宝华.煤田测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选区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4,(09).
- [12]窦永昌,岳海东.与煤伴(共)生可燃有机矿产的开发利用[J].矿产综合利用,2007,(02).
- [13]曹代勇,姚征,李靖.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14,(01).
- [14]王佟,王庆伟,傅雪海.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系统研究及其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01).
- [15]李建忠,郭彬程,郑民,等.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08).
- [16]李建忠,郭彬程,郑民,等.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04).
- [17]汤兵,张秀娟.液膜技术提取稀散金属研究进展.有色金属(冶炼部分)[J].1998,(l):40-43.
- [18]黄文辉,赵继尧.中国煤中的锗和镓[J].中国煤田地质,2002,(07).
- [19]武文,莫若平,王志民.伊敏煤田锗资源赋存特征及地质工作建议力[J].内蒙古地质,2002,(03).
- [20]西安煤炭科学研究所地质室煤中伴生元素课题组.煤中锗的分布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73,(01).
- [21]高颖,郭英海.河东煤田北部煤中镓的分布特征及赋存机理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01).
- [22]王文峰,秦勇,刘新花,等.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煤中镓的分布赋存与富集成因[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02).
- [23]Swaine D J.Inorganic manganese in coal[J].Fuel,1986,65:1622-1623.
- [24]刘钦甫,杨晓杰,张鹏飞,等.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J].矿物学报,2002,22(4):359-363.
- [25]李家毓,周兴龙,雷力..我国煤系高岭土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云南冶金,2009,(01).
- [26]黄文辉,唐修义.中国煤中铀、钍和放射性核素[J].中国煤炭地质(中国煤田地质),2002,14:55-63.
- [27]杨建业,狄永强,张卫国.伊犁盆地ZK0161井褐煤中铀及其它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J].煤炭学报,2011,(06).
- [28]代世峰,任德贻,李生盛.内蒙古准格尔超大型镓矿床的发现[J].科学通报,2006,(2):177-185.
- [29]代世峰,任德贻,李生盛.内蒙古准格尔黑岱沟主采煤层的煤相演替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 [30]林巧玉,赵学道.煤中镓的测定方法的探讨[J].洁净煤技术,2006,(09).
- [31]李君.煤中镓的测定[J].煤炭与化工,2013,(09).
- [32]代世峰,任德贻,李生盛.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准格尔煤田煤中超常富集勃姆石的发现[J].地质学报,2006,(02).
- [33]秦勇,王文峰,程爱国.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煤中镓的成矿前景[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01).
- [34]吴国代,王文峰,秦勇。准格尔煤中镓的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04).
- [35]张勇,秦身钧,杨晶晶,等.煤中镓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4,(05).
- [36]邓明国,秦德先,雷振,等.滇西褐煤中锗富集规律及远景评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01):1-7.
- [37]敖卫华,黄文辉,马延英.中国煤中锗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J].资源与产业,2007,10.
- [38]孔德顺.煤系高岭土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43(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