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6, v.28;No.200(03) 1-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杨起煤变质理论”——中国煤田地质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Yang's Coal Metamorphism Theory——A Valuable Result of Chinese Coal Ge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es

吴雅琴,张旗,邵国良,焦守涛,徐耀辉,杨艳磊

摘要(Abstract):

杨起先生(1919~2010年)是我国煤炭地质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杨起先生及其团队多年来关于中国煤的理论和实践,可称为"杨起煤变质理论"。杨起先生把国外先进理论与国内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针对中国煤田地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建立了中国煤变质的理论。他强调岩浆岩对中国区域煤变质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煤质分布与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一个煤田一个煤层,且表现在一个省甚至全国的范围。杨起煤变质理论的核心是岩浆导致煤变质,岩浆(主要是热,其次为热液)对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煤变质程度上(煤级、煤质、煤化程度)。杨起先生的创新,不仅开辟了煤岩学研究的新思路,而且开拓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岩浆热场-煤岩学(简称热煤岩学)。杨起煤变质理论是中国煤田地质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热煤岩学的基础。开展对杨起煤变质理论的深入研究,挖掘杨起煤变质理论的精髓,推进杨起煤变质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是发展中国煤炭事业的关键环节,它将改变中国煤炭事业的面貌,带来中国煤炭事业新的进步。

关键词(KeyWords): 杨起煤变质理论;岩浆热场;煤变质作用;热煤岩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科技专项(2013E-2208-2015-M05)

作者(Author): 吴雅琴,张旗,邵国良,焦守涛,徐耀辉,杨艳磊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