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CCUS技术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Analysis of CCUS Technology Based on SWOT Model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丁恋,宁树正,刘亢
摘要(Abstract):
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为我国未来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实现碳中和的助推器,也是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在我国长期处于大量且高强度碳排放等诸多现实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通过近年来的研发、试验示范、商业化探索等大量工作,发展势头蓬勃向上。虽有良好开局,但现有碳中和技术仍有不足之处。为此基于CCUS技术发展现状,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CCUS技术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依据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完善法规政策,制定行业标准;强化顶层设计,保障技术创新生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碳中和;CCUS技术;SWOT模型;建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煤矿智能开采地质精准勘探与动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Author): 丁恋,宁树正,刘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孙旭东,张蕾欣,张博.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发展与转型[J].中国矿业,2021(2).
- [2]刘长松.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建设路径与政策措施[J].阅江学刊,2021(3).
- [3]IPCC.Special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of 1.5℃ [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8.
- [4]蔡博峰,李琦,林千果,等.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状态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20.
- [5]秦积舜,李永亮,吴德斌,等.CCUS全球进展与中国对策建议[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1):20-28.
- [6]余碧莹,赵光普,安润颖,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J].背景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7-24.
- [7]赵志强,张贺,焦畅,等.全球CCUS技术和应用现状分析[J].现代化工,2021,41(4):5-10.
- [8]张贤.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前景[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0(12):22-24.
- [9]李勇,赵鸣.科技型中小企业SWO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7):84-87.
- [10]郑长江,杨平,郑树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及建议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44):10-11.
- [11]王利宁,彭天铎,向征艰,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21,29(1):2-8.
- [12]杜雪.节能减排背景下CCUS技术政策对比与管理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6:14-20
- [13]王灿,张雅欣.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J].中国环境管理,2020,12(6):58-64.
- [14]赵荣钦,丁明磊,黄贤金.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政策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3):116-122.
- [15]翁智雄.中国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市场化减排机制研究[J].观察,2021(Z1).
- [16]胡鞍钢.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1-15.
- [17]秦积舜,李永亮,吴德斌,等.CCUS全球进展与中国对策建议[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1):20-28.
- [18]黄晶.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亟需强化科技支撑[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0(10):15-16.
- [19]于洁,白微,王振阳.央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思考与建议[J].质量与认证,2021(5):34-35.
- [20]强海洋,高兵,郭冬艳,等.碳中和背景下矿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4):4-11.
- [21]王文婷,菅利荣,刘军,等.储能产业产学研合作演化研究——基于专利网络的视角[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2):752-765.
- [22]李俊峰,李广.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1):50-57.
- [23]刘满平.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与政策建议[J].当代石油石化,2021,29(4):1-9.
- [24]张海波.碳中和愿景引领下绿色金额欧诺个发展展望[J].金融纵横,2021(1):58-63.
- [25]巢清尘.“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及我国的政策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2):14-19.
- [26]Gadikota Greeshma,Gaffney Anne M,Santos Rafael M,et al.Editorial: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Associated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for CCUS Deployment[J].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