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Risk Assessment of Rock Burst Based on Multi-factor Coupling
周科
摘要(Abstract):
冲击地压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与采掘的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卸压条件等息息相关。在深入分析某矿深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地学参数的基础上,将煤岩结构、自重应力、地质构造、顶板压力及工作面两侧采动影响等多种因素进行耦合分析,综合考虑每一种影响因素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冲击危险性所起到的作用,综合划定了冲击危险区域,评价了各区域的冲击危险程度,最终得出深部煤层工作面由于其埋深大,自重应力大等因素,冲击地压主要危险区位于开采初次来压、工作面见方及断层部位。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为煤层深部开采建立防冲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开采;深部综放;多因素耦合;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白云,吕建红,邹凯.深埋隧道工程高地应力影响下围岩稳定性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6):66-71.
- [2]郝旭东.深部特厚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1):15-17.
- [3]丁湘,闫鑫,蒲治国,等.基于关键层破断判别模型的矿震事件规律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9):28-32,66.
- [4]张万鹏,王佩璐,廉洁,等.义马煤田特厚煤层区域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7,29(1):53-56.
- [5]王社荣,同新立.综采放顶煤孤岛面软煤巷道注浆加固试验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5,27(4):43-48.
- [6]王淑霞,杨家恩,王秀东,等.唐口煤矿3上煤层冲击地压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J].中国煤炭地质,2008(5):13-16.
- [7]杨琛,赵玉桃,李强,等.厚煤层沿空巷道贯通阶段冲击地压防控技术[J].陕西煤炭,2022,41(2):58-62.
- [8]郑健.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期间回采巷道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J].山西冶金,2022,45(1):108-109,115.
- [9]凌志强,张天军,庞明坤,等.孟村煤矿坚硬顶板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应用[J].陕西煤炭,2022,41(2):123-129.
- [10]付建华,李雪萍,于贵良,等.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煤矿安全,2014,45(12):46-50.
- [11]陈文全.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J].山东煤炭科技,2008(5):184-186.
- [12]杨建辉,杨万斌.轻放工作面开切眼掘进与支护技术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1(7):3-5,18.
- [13]顾洋,陈杰.不同岩体结构巷道冲击地压破坏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22,40(3):155-157.
- [14]陈光波,滕鹏程,李谭,等.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1,52(6):966-973.
- [15]夏永学.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D].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20.
- [16]许海亮,孙金斗,覃吉宁,等.考虑弹性核作用下的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模型试验[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0,31(1):120-126.
- [17]赵兴东,唐春安,李元辉,等.基于微震监测及应力场分析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C].//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149-153.
- [18]郑文翔,孙明.工作面开切眼掘进过程中端头效应及稳定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3,44(11):194-197.
- [19]王宏伟,王晴,石瑞明,等.煤矿冲击地压与断层构造失稳的多物理场互馈机制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22,47(2):762-790.
- [20]刘运思,王世鸣,郭志广,等.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内时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7):1407-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