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的城市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Study on Urban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5G
方向清,李茸
摘要(Abstract):
我国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多种多样,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所有灾害损失的70%以上。设计的基于5G的城市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多级城市地图为基础平台,集城市灾害数据采集、分析预警、深度学习、专家咨询为一体,提高了预警精度,更加高效、可靠,解决了现有的城市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单一性,片面性的问题,为城市灾害防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本系统服务对象广泛,可服务于国家决策层面(应急管理部),也可服务于省级管理部门,为政府的防灾减灾提供智力决策以及支持。
关键词(KeyWords): 城市灾害;互联网;监测预警系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方向清,李茸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平.构建新时代“透明地球、数字地球、美丽地球”的地勘战略愿景[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9):1-7,36.
- [2]王海宁.三维探地雷达在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8):70-74.
- [3]陈向红,张乐,臧建军,等.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安全信息化技术及发展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6):91-94.
- [4]成润根,马彦良.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道路病害体探测[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9):82-85.
- [5]卞小芮,陈永春,苏东,等,付业盛.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质影响及适宜性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3):35-42.
- [6]祝昕刚,李更尔.利用多传感器SAR数据集监测城市地面沉降[J].测绘通报,2021(6):71-75.
- [7]石刚平.浅析超大型城市涝灾成因及对策[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8(7):5-7,35.
- [8]王小杰.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内涝模拟仿真及预警系统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 [9]王晓东.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安全预警系统建设方案[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S1):129-135.
- [10]梁小瑞,任国凤,赵翊辰.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设计[J].高师理科学刊,2022,42(1):24-27,33.
- [11]张广来,张宁,任亚运.大气污染规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成效研究——基于准实验分析[J].生态学报,2022(19):1-9.
- [12]杨星琪,黄海军.治理“大城市病”的城市群税收政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2(7):1212-1219.
- [13]石楠,王波,曲长虹,等.公园城市指数总体架构研究[J].城市规划,2022,46(7):7-11,45.
- [14]马壮林,高阳,胡大伟,等.城市群绿色交通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化特征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2(7):1236-1250.
- [15]刘一氚,李晓源,董平,等.面向智慧城市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国土资源信息化,2022(2):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