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3, v.25;No.162(01) 1-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四川省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Late Triassic Sequential Paleogeography and Coal-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Lewei Coalfield,Sichuan Province

李英娇,梁万林,邵龙义,刘旭,徐晓燕,陈忠恕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四川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野外露头、钻孔岩心、测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剖析了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并分析了聚煤特征。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相;共识别出5个典型的层序界面,其中包括下伏雷口坡组与小塘子组之间的侵蚀不整合面,以及上覆珍珠冲组与须家河组之间的地层颜色突变面,在含煤地层内部的层序界面主要为下切谷砂体冲刷面;将晚三叠世含煤地层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大致与小塘子组,须家河组一、二段,须家河组三、四段,须家河组五、六段相对应;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河流、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湖,从层序Ⅰ到层序Ⅳ滨湖范围明显缩小,河流及三角洲范围扩大;根据古地理格局可推测晚三叠世研究区主要物源为四川盆地西南的康滇古陆及东南的江南古陆,西北部龙门山及北部米仓山-大巴山对研究区影响不大;各层序煤层发育都较好,但分布有差异,层序Ⅰ和层序Ⅲ煤层较厚,煤层主要发育于分流间湾沉积中,其次为河流冲积平原沼泽和滨湖沼泽,聚煤中心主要在煤田的中部及东部,西部聚煤不好。

关键词(KeyWords): 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聚煤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土资源大调查(12120106339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项目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李英娇,梁万林,邵龙义,刘旭,徐晓燕,陈忠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