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5, v.27;No.189(04) 1-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兴县地区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
Shanxi Formation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Pattern in Xingxian Area, Ordos Basin Eastern Margin

赵俊斌,唐书恒,孙振飞,李俊

摘要(Abstract):

运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基于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兴县地区山西组进行了基准面旋回研究,识别出1个中期旋回(MSC1)和5个短期旋回(SSC1~SSC5),建立了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格架范围内划分了煤系发育的沉积体系和微相。研究表明,区内山西组为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以泥炭沼泽、(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为主,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或者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淤积变浅的泥炭沼泽环境。基准面旋回对聚煤演化及煤层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总体上煤层主要形成于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中上部和下降半旋回的底部,而前者之上发育的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顶部,即最大可容空间附近更易形成厚煤层。

关键词(KeyWords): 高分辨率层序;山西组;聚煤规律;基准面旋回;山西兴县地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973计划课题(2014CB238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317)

作者(Author): 赵俊斌,唐书恒,孙振飞,李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