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5, v.37;No.318(04) 69-74+5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PCA-FCE模型在煤层气开发评价中的应用——以贵州六盘水矿区为例
Application of PCA-FCE Model in CBM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for Liupanshui Coalmine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刘英海,刘世奇,王文楷,田钰琛,杜瑞斌,陈世恒,桑树勋

摘要(Abstract):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近年重点发展的煤层气产业化后备区。为实现贵州省煤层气产业的产业化开发,需要对煤层气富集区进行评价与优选。由于贵州省地质背景复杂,不同区域的煤层气开发条件差异显著,过往评价方法难以对贵州省煤层气大规模勘探开发形成有效的指导作用。基于此问题,以六盘水矿区为例,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模糊数学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矿区内13个重点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区块展开了评价。划分了Ⅰ类区块4个,Ⅱ类区块4个,Ⅲ类区块5个,Ⅳ类区块3个,其中Ⅰ类区块主要分布在B向斜中,煤层分布稳定,煤层气可采资源占比及可采系数优于其余区块,向斜整体的煤层气开发条件较为优秀。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的优点,在减弱指标间多重共线性的同时,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该方法的引入可为未来贵州煤层气产业的规模化开发工程部署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六盘水矿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系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岩石力学地层理论方法体系研究”(42030810)

作者(Author): 刘英海,刘世奇,王文楷,田钰琛,杜瑞斌,陈世恒,桑树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