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煤田晚古生代煤中的分散角质层及其意义
王士俊,于冰,张井,秦勇,权彪
摘要(Abstract):
本文描述了徐州煤田晚古生代煤中七种分散角质层:真蕨植物(?)角质层、种子蕨植物角质层(类型Ⅰ)、种子蕨植物角质层(类型Ⅱ)、种子蕨植物(?)角质层(类型Ⅲ)、银杏植物(?)角质层、科达植物角质层(类型Ⅰ)、科达植物角质层(类型Ⅱ)。这七种分散角质层中,除科达植物角质层(类型Ⅱ)仅见于太原组20号煤层外,其余的六种均分布于山西组7号煤层和下石盒子组1号煤层中。这些分散角质层具有一定的古植物学、地层学和煤田地质学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徐州煤田;晚古生代;煤;分散角质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煤炭院校优秀青年基金;; 煤炭科学基金(编号:92地10208)
作者(Author): 王士俊,于冰,张井,秦勇,权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马兴祥 贵州水城晚二叠世主采煤层(C605、 C409) 的岩石学研究与煤相及古泥炭沼泽的演化,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1988
- ① 崔金钟:内蒙古霍林河煤田晚中生代褐煤煤植体.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1992
- 1 欧阳舒、李再平.云南富源卡以头层微体植物群及其地层和古植物学意义.见《黔西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科学出版社,1980,页123-183
- 2 刘俊杰、梅美棠.阜新煤田早白垩世阜新组煤层中分散角质层研究.煤炭学报,1991,16(3) 77-83
- 3 姚兆奇.华夏植物群中的掌叶类化石.古生物学报,1989,28(2) :171-191
- 4 王士俊.粤北晚三叠世植物化石,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页48-52
- 5 孙革.山西保德早二叠世Cordailes baodeensis sp.nov.叶表皮构造及Cordaites分类探讨.古生物学报,1991,30(2) :167-185
- 6 王士俊.山东、山西晚石炭世太原组煤核中科达植物及其生活环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9,(4) 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