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真厚度计算公式述评——兼与佟再三、佟洁、许边远同志商榷Review of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True Thickness of Strata
郭福生,林银山,龙金花
摘要(Abstract):
从列昂托夫斯基的三个传统公式到沈忠悦的一个通用公式,使岩层真厚度计算简便得多。但沈氏公式中带有绝对值,所以当连续测量地层剖面而进行厚度累计时容易出错。虽然文朴、徐开礼讨论了负厚度问题,但仍需人工选择不同公式计算或判断正负号,甚至出现文中规定的正负号变换原则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情形。由此可见,岩层真厚度计算的关键问题乃是厚度值的正负问题,即负厚度的识别和负号的应用。笔者等曾规定,导线从岩层下层面往上层面方向前进时所控制的岩层厚度为正厚度,导线从岩层上层面往下层面方向前进时所控制的厚度为负厚度,并在沈忠悦公式的基础上,根据岩层面法线与导线之情况相符,选择的参数可直接取自野外实测数据,避免了过程性人工换算环节。
关键词(KeyWords): 岩层真厚度;负厚度;计算公式;述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郭福生,林银山,龙金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M.P.毕令斯.构造地质学(张炳熹等译).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59.473 -475
- 2朱志澄 ,宋鸿林主编.构造地质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328
- 3佟再三.岩层真厚度计算之程序.地质与勘探 ,1983,19(11) :38 -41
- 4漆树基.利用袖珍计算器计算岩层真厚度.中国区域地质 ,1991 ,10(2) :188 -193
- 5沈忠悦.一个通用的岩层厚度计算公式.地质与勘探 ,1988,24(1):35 -36
- 6武汉地质学院等.构造地质学.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79.9 -10
- 7徐开礼 ,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第二版附本).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9,83-85
- 8许明七.求岩层真厚度的简易计算程序.地质与勘探 ,1985,21(9):35 -36
- 9佟再三.计算岩层真厚度的最简单程序.地质与勘探 ,1985,21(3):38 -39
- 10佟再三 ,佟洁.岩层真厚度计算的一个优化程序.地层学杂志 ,1997,21(3) :239-241
- 11黄嫔.使用PC -1500微机计算地层真厚度程序.地层学杂志 ,1991 ,15(2) :158
- 12何昌祥.岩层真厚度计算的改进公式.中国区域地质 ,1990,9(1) :
- 13文朴.论岩层真厚度的计算方法.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0,(2) :80 -90
- 14郭福生 ,林银山.岩层真厚度计算公式的修正.江西地质 ,1992 ,6(3) :280-286
- 15郭福生.岩层真厚度电算程序的改进.地层学杂志 ,1994,18(3) :234-235
- 16许边远.试用矢量表示岩层真厚度.中国区域地质 ,1998,17(1)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