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地退化问题分析Analysi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Siling Co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仙麦龙,吕俊娥
摘要(Abstract):
利用遥感技术对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以来草原植被覆盖度进行解译计算,分析保护区草地生长状态的变化。同时,对研究区1990年以来农牧业、降水、气温和湖泊面积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各因素对保护区草地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草原整体上处于向好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后大面积重度和极重度退化区域转为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保护区西区植被覆盖度有了明显增加,由此说明国家和自治区对保护区的一系列管理保护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根据农牧业产值和牲畜数量的变化可以推测区域农牧业在过去30年间对当地草业未产生太大影响,而降水、气温和湖泊面积的增加应该是主要影响保护区草地覆盖度增加的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遥感技术;植被覆盖度;退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政府综合治理应用与规模化产业示范项目“高分专项黄河上中游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产业化应用”(91-Y50G32-9001-22/23)
作者(Author): 仙麦龙,吕俊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戴睿,刘志红,娄梦筠,等.藏北那曲地区草地退化时空特征分析[J].草地学报,2013,21(1):37-41.
- [2]吴坚扎西.西藏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举措[J].西藏科技,2004(8):30-33.
- [3]姬超,颜玮.广义系统下中国草地资源的退化成因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38-542.
- [4]索朗曲吉,单曲拉姆,格桑卓嘎,等.西藏草地退化现状、原因分析及建议[J].西藏农业科技,2020(3):54-56.
- [5]鄢燕,刘淑珍.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地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山地学报,2003,21(S):40-44
- [6]江帆,刘梦莹,刘勇.综合运用影像对象多种特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探讨——以兰州秦王川地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1):37-42.
- [7]刘舒,朱航.基于超高空间分辨率无人机影像的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87-94.
- [8]谭杰峻,毕永清,周从斌.西藏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遥感监测方法与监管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9(2):63-66.
- [9]谢志清,王佟,万余庆,等.遥感技术在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0,30(2):34-38.
- [10]尘福艳,郭仲皓,张英海,等.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陕北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杨伙盘矿区为例[J].中国煤炭,2020,46(6):45-51.
- [11]许将,徐凯磊,翟铄,等.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棉田土壤含水量反演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3,35(8):64-69.
- [12]任永健,张明明.青海沱沱河地区湖泊变化的遥感分析研究[J].化工矿产地质,2013,35(1):34-38.
- [13]詹鹏飞,刘凯,张玉超,等.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子区典型湖泊多时间尺度变化的遥感对比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36(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