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1, v.33;No.268(05) 51-5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关闭矿井地上/下资源定量评估与转型路径探讨
Probe into Closed Mine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Resources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pproaches

郭亚超,王鹏,董霁红

摘要(Abstract):

随着我国关闭矿井数量逐年增加,对关闭矿井资源进行高效准确评估,实现关闭矿井转型升级,对煤炭行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陕西朱家河中型矿井为例,分析了关闭矿井地上/下资源特征及类型,提出了采用现场实测、探地雷达以及低空数据估算关闭矿井地上/下资源方法。研究表明:朱家河矿井井筒、大巷、井底车场及硐室可利用空间约为1.18×10~5 m~3,井下残留煤柱资源量达5 600万t,工业广场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以及辅助生产区空间容积达8.3×10~8 m~3;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探地雷达以及低空数据在关闭矿井空间资源评估方面应用的可行性;预估了2030年全国关闭矿井的空间容积。探讨了朱家河关闭矿井地上/下资源转型发展新路径,如构建井下储气站、井下水库和污水处理厂,开发矿区新农业,建立地下空间疗养院以及井下残留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等,形成的矿井转型发展技术体系可为关闭矿山资源评估及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关闭矿井;资源评估;残留煤柱;低空数据;转型路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74306);; 陕煤集团企业自选课题(2019100039)

作者(Author): 郭亚超,王鹏,董霁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