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子版传统地质报告构建煤炭勘探区三维地质模型方法与软件研究Study on Coal Exploration Area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ethod and Software through Traditional Geological Report Electronic Version
李青元,李爽,郝多虎,魏新永,张宣
摘要(Abstract):
本文探讨将电子版的传统地质报告转化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地质报告中可用于三维地质建模的主要数据源,认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是两种主要的数据源;然后分析了由电子版的传统地质报告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关键是由煤层底板等高线构建煤层底板曲面的不规则三角网、断层曲面的三角网和将二维剖面转化为三维剖面。讨论了三维建模前的数据预处理:将打断的等高线接起来;仔细处理等高线与断面交线相遇时的"未及"与"过伸";为等高线赋高程;用等高线为断面交线赋高程。提出了半自动分区构建被断层切断的煤层底板曲面的方法。给出了断层曲面的两种构建方法:相邻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断面交线相连;相邻剖面图上断面交线相连。讨论了煤、岩层体的构建方法中煤层顶板曲面和侧环面的构建。指出了今后煤田勘探队在编制地质报告的图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煤;资源勘探;信息化;三维地质建模;半自动分区建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青元,李爽,郝多虎,魏新永,张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袁亮,张平松.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煤炭学报,2019,44(8):2277-2284.
- [2]王国法,赵国瑞,任怀伟.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J].煤炭学报,2019,44(1):34-41.
- [3]李青元,张明辉,程爱国,等.大数据时代煤炭资源勘探中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10):6-9.
- [4]李青元,董前林,贾会玲,等.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其在煤田构造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8):39-44.
- [5]李青元,贾慧玲,王宝龙,等.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煤炭地质,2015,27(11):74-78.
- [6]李青元,张威,周顺,等.“平、剖面三维联动编辑”的实现途径[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1):67-72.
- [7]李青元,郑佳荣,韩建.对面向构造地质的GIS软件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53-55+60.
- [8]赖传隆.基于Surpac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6,28(7):69-73.
- [9]马丽,段中会,张建军,等.基于精细勘查的煤矿地质保障信息系统[J].中国煤炭地质,2020,32(9):70-73,98.
- [10]崔扬,李青元,董前林,等.勘探线剖面图从二维转化为三维算法[J].测绘科学,2016,41(4):128-131.
- [11]周顺,李青元,张威,等.OGR库扩展MapGIS矢量格式方法[J].测绘科学,2014,39(S):222-224.
- [12]蔡强,杨钦,陈其明.地质结构重叠域的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16(6):765–771
- [13]魏竹斌,李青元,张明辉等.基于煤层底板等高线的逆断层叠覆区全自动三角剖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1):28-34.
- [14]煤炭地质勘探报告编写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 1044—200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
- [15]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15—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