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观测系统CRP面元内偏移距、方位角分析Seismic Prospecting Field Setup CRP Surface Element Offset and Azimuth Analysis
王俊鹤,刘国庆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及CRP面元的分析,获得了不同观测系统及覆盖次数下CRP面元内偏移距与方位角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对于满36次覆盖面元内的偏移距与方位角来说,8线10炮观测系统较8线8炮分布更为均匀,偏移距信息与宽方位角信息缺失较少,有利于进行岩性勘探。对于8线10炮同一观测系统,24次覆盖较36、48次覆盖其方位角分布均匀,但缺失大角度道集;而48次覆盖偏移距信息更为均匀丰富,却存在小角度道集缺失的情况。盲目的增加覆盖次数将会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影响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关键词(KeyWords): 多次覆盖;CRP面元;偏移距;方位角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俊鹤,刘国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陆基孟,王永刚.地震勘探原理[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 [2]李辉峰,徐峰.地震勘探信息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 [3]易远元.地震勘探野外生产实习教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 [4]王永刚,李振春,高洪海.增加深层下传能量的野外试验及理论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
- [5]梁运基.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检波器性能及参数选择分析[J].石油物探,2005.
- [6]罗斌,刘学伟,尹军杰.炮检距对地震分辨率影响的研究[J].石油物探,2005.
- [7]李新祥.三维地震共炮检距向量道集[J].石油物探,2007.
- [8]尹成,吕公河,田继东,尚应军,徐锦玺.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
- [9]董守华.地震资料煤层横向预测与评价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 [10]武磊彬,郭龙芳,束双伟.Klseis软件在复杂地表地区三维地震勘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S2).
- [11]介伟,韩训晓,蔡军.克浪(KLSEIS)软件在复杂地表平原区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5,17(1).
- [12]宫业松,尹金章.应用OMNI软件设计三维观测系统[J].中国煤炭地质,2003,15(1).
- [13]吴奕峰,张兴平.地震数学模型技术在煤矿采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10).
- [14]常锁亮,唐永洪,陈强,等.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现状与讨论[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9).
- [15]彭苏萍,何登科,勾精为,刘万金.观测系统的面元划分与覆盖次数计算[J]煤炭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