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09, v.21;No.122(10) 49-53+6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地震数学模型技术在煤矿采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athematical Model in Coalmine Winning District Seismic Prospecting Observation System Design

吴奕峰,张兴平

摘要(Abstract):

根据安徽淮南某煤矿的地质构造特点及煤层赋存形态,在三维地震测区中部选择了一条典型地质剖面,据此建立了陡倾角二维地震数学模型,并从波动方程出发确立了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通过对正演模拟得到的炮集记录、叠加剖面、偏移剖面上的波场特征的分析,确定了适合勘探区地质条件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该二维模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叠后偏移手段不适合陡倾角区煤层地震资料的处理,而叠前时间偏移可有效保证陡倾角勘探区块的地质目标成像。根据陡倾角目的层及逆掩断层区域开展地震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当调整观测系统、提高空间采样密度等措施。根据多年在淮南矿区开展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工作经验,认为该区最佳观测系统为方位角特性好、共面元道集内炮检距分布均匀的八线八炮制束状规则观测系统。

关键词(KeyWords): 地震数学模型;陡倾角地质模型;观测系统;淮南煤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奕峰,张兴平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