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4, v.36;No.312(10) 28-3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基于高压压汞进-退曲线的煤层气储层孔裂隙结构非均质性精细化描述
Heterogeneity of Pore and Fracture Structure in Coal Reservoirs by Using High-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and Removal Curve

武艳玲,葛栋锋

摘要(Abstract):

煤层气储层孔裂隙结构对煤层气的解吸-扩散-运移具有重要的影响,煤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煤层气的扩散-渗流过程,从而制约煤层气的产能。为此,以临兴地区8块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压汞测试对目标煤样孔隙结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采用3种单重和多重分形模型对进-退汞曲线进行分形计算,对进退汞分维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了进退汞曲线分维值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各分形模型在表征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方面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孔隙度和退汞效率可将样品分为两类。A类样品为渗流孔发育型样品,B类样品为吸附孔发育型样品。(2)利用M和S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类型样品分维值差异较小,表明两种类型储层孔隙结构分布非均质相似。多重分形模型表明B类样品的吸附孔和大孔非均质性均强于A类,且孔隙体积低值区控制了样品孔隙分布非均质性。(3)两种单重分形计算结果表明B类样品孔隙结构分布非均质性均强于A类,多重分形模型计算表明B类样品的吸附孔分布非均质性较强,且孔隙体积低值区控制了样品总体孔隙分布非均质性,该结果与进汞分形结果相一致。(4)基于M模型的进退汞分形特征均可反映吸附孔和大孔分布非均质性,而S模型仅可反映进汞阶段吸附孔分布的非均质性。基于退进汞曲线下的单-多重分形参数揭示的物理意义存在差异性,且表征的物理意义不同。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储层;孔裂隙结构;进汞;退汞,分形维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新疆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第三期(2021-2023)培养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作者(Author): 武艳玲,葛栋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