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分析与地基稳定性评价——以徐州市庞庄煤矿为例Analysis on Surface Ground Residue Deformation of Old Goaf and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 Stability:A Case Study of Pangzhuang Coal Mine in Xuzhou City
马荣,秦云虎,张雷,胡荣华
摘要(Abstract):
为合理开发采空区上部土地资源,以徐州市庞庄煤矿某场地为例,通过研究区西部对煤层采空区工程地质条件和上覆岩层变形机理的分析,用概率积分法和采沉陷预计系统MSPS,对研究区下伏采空区地表沉陷的下沉值、倾斜值、水平移动值、水平变形值、曲率变形值进行计算预测,分析评价残余变形量的稳定性,绘制地表变形参数的等值线图,并对建筑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伏采空区地面下沉变形已趋稳定,地表残余沉降变形小于建筑物临界变形,采空区上部建筑荷载变形影响深度与导水裂缝带的距离较大,不会直接引起老采空区“活化”,但采空区地下水恢复可能有导致老采空区“活化”的风险,在建筑施工时,应采取必要措施。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利用;煤矿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残余变形;庞庄煤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ZMKJ-2022-JBGS01),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KC20059)
作者(Author): 马荣,秦云虎,张雷,胡荣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芮葭.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环境复杂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7,35(6):91-94
- [2]张国堂,杨定明,孙晖.徐州大黄山矿区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5,27(6):54-58.
- [3]胡炳南,郭文砚.我国采煤沉陷区建筑利用关键技术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21,49(4):67-74.
- [4]郭广礼.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控制[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 [5]郭广礼,何国清,崔曙光.部分开采老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3,20(3):0-73.
- [6]丁陈建,汪吉林.神经网络法的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2):208-211.
- [7]童立元,赖远明,刘松玉,等.高速公路下伏多层倾斜采空区危害性评价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07,15(1):114-118.
- [8]张传凤,王慧军,平立华.江苏徐州九里山矿区构造特征及找煤方向[J].中国煤炭地质,2015,27(9):5-10,32.
- [9]董小波.徐州庞庄煤矿采空区对拟建电厂场地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
- [10]郭广礼,邓喀中,谭志祥,等.深部老采区残余沉降预计方法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3.
- [11]李全生,郭俊廷,戴华阳.基于采动充分性的地表动态下沉预计方法[J].煤炭学报,2020,45(1):160-167.
- [12]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 [13]陈绍杰,张立波,江宁,等.山东某煤矿老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案例[J].煤炭学报,2022,47(3):1017-1030.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 [15]李全生,郭俊廷,戴华阳.基于采动充分性的地表动态下沉预计方法[J].煤炭学报,2020,45(1):160-167.
- [16]贾新果.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沉陷时间函数模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1):157-162.
- [17]滕永海,唐志新.老采空区地面建筑技术研究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1):183-186.
- [18]李斌,邓喀中,牛海鹏.老采空区上方地基稳定性评价[J].煤炭工程,2012(7):64-67.
- [19]孙庆先.采空区内煤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方法[J].煤矿安全,2017,48(8):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