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东煤田红墩子矿区煤中硫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Analysis of Sulfur in Hongdunzi Coal Mine in Ningdong Coalfield
张志峰,黄鹏程,祁风华,王贝,梁永平,陆爱国,王丽欣
摘要(Abstract):
宁夏油气资源贫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高速发展,煤炭资源需求逐年增大。红墩子矿区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原煤产地,但矿区高硫煤资源量占矿区煤炭总资源量的13.56%,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开发利用高硫煤是解决宁东地区能源安全及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煤炭勘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红墩子矿区煤岩层对比,分析了矿区各成煤时代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揭示了煤中硫空间非均质性的分异机制及赋存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分布来看,山西组4煤为低硫煤,原煤全硫(S_(t,d))为0.07%~2.05%,平均0.74%,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太原组8煤为中高硫煤,原煤全硫(S_(t,d))平均2.58%,高硫煤零星分布,矿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高硫煤分布较广;太原组9煤原煤全硫(S_(t,d))平均2.49%,矿区东部硫分整体较高,高硫煤分布于东部及南部。矿区内煤中硫分的富集整体呈由东向西的迁移规律。从形成时代来看,山西组到太原组的煤中硫含量显著增加,体现了煤中硫分的富集受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的差异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硫分;煤层对比;古地理;沉积环境;形态硫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AAC03463)
作者(Author): 张志峰,黄鹏程,祁风华,王贝,梁永平,陆爱国,王丽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杜芳鹏,雒铮,乔军伟,等.宁东煤田侏罗纪岩煤质特征及清洁高效利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0,48(2):71-77.
- [2]张娟.山东省煤炭资源开采现状分析与开采速度模型优化研究[D].山东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1.
- [3]武国辉,周其华.贵州毕节地区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思路[J].矿产与地质,2006(3):309-312.
- [4]黄鹏程,张小五,张志峰,等.宁东煤田侏罗纪煤中硫分、灰分特性及成因探讨[J].中国煤炭,2020,46(7):86-91.
- [5]马学东,李明涛,马彦云,等.贺兰山东北段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2):160-164.
- [6]张永宏,安百州,田进珍,等.应用综合地质资料探寻宁夏六盘山中南段找矿远景区[J].宁夏工程技术,2019,18(4):338-342.
- [7]胡洪涛.小回沟井田煤层对比中标志层特征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12):184-190.
- [8]崔崇海.广西各成煤时代煤中硫赋存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S2):24-27,47.
- [9]杨瑞琴.贵州省普安县开泰煤矿煤中硫的分布特征研究[J].煤质技术,2020,35(2):65-70.
- [10]马良.煤中硫分布特征及其沉积成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横矿区南区为例[J].煤炭科学技术,2020,48(8):200-209.
- [11]张杰芳.贵州省高硫煤资源类型及其脱硫转化机理[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5.
- [12]汪雲龙.淮南煤田山西组煤中汞的含量、分布及赋存形态研究[D].安徽合肥:安徽大学,2021.
- [13]唐跃刚,贺鑫,程爱国,等.中国煤中硫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沉积控制[J].煤炭学报,2015,40(9):1977-1988.
- [14]陈思涵.煤中形态硫氧化特性机理研究[D].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9.
- [15]惠泽帅.内蒙古煤中元素含量及赋存状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 [16]代世峰.内蒙古乌达矿区高硫煤中硫的成因[J].洁净煤技术,2000(1):41-45.
- [17]吴亮,何伟.宁夏宁东煤田灵武矿区煤中砷含量及赋存形态探讨[J].煤炭与化工,2021,44(4):57-60,117.
- [18]曹学江.贵州黔西煤田白岩脚矿区煤中硫的分布规律[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7):25-27,32.
- [19]龙宇,罗顺社,吕奇奇.贵州织金县大明矿区龙潭组煤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指示意义[J].贵州地质,2022,39(2):108-114.
- [20]吴蒙,秦云虎,王晓青,等.宁东地区晚古生代煤中硫的地化特征及其对有害元素富集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0,45(S2):932-942.
- [21]李伟,诸晓锋,沈国新,等.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加热时二氧化硫生成规律研究[J].选煤技术,2022,50(3):46-52.
- [22]袁建江.煤中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是什么?[J].地球科学,2022,47(11):4336-4337.
- [23]高飞云,李秋科,李大虎,等.五虎山高硫煤硫分分布特性试验研究[J].选煤技术,2020(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