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震电协同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alfield Seismic and Electrical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Technology
程彦,罗国平,汪洋,赵镨,林建东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煤田震电协同勘探技术在设计、处理分析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采区最常使用的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勘探方法入手,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融合处理,解译煤矿采区工作面的异常地质体及富水性等隐蔽致灾因素。该技术实现了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勘探在数据层面的综合勘探,提高了物探解释煤矿采区工作面地质异常体(富水性)的准确性,为震电协同勘探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为煤矿安全、高效、绿色生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KeyWords): 煤田探测;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震电协同;隐蔽致灾因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ZMKJ-2024-B04)
作者(Author): 程彦,罗国平,汪洋,赵镨,林建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栾清丽,杨明新.中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3,212(5):125-127.
- [2]程建远,石显新.中国煤炭物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4):2024-2032.
- [3]武喜尊,赵镨.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J].中国煤田地质,2003(6):56-60.
- [4]金学良,王琦.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模式与效果[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0,48(6):1-7,14.
- [5]刘俊,赵伟,韩必武.淮南矿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0,48(6):8-14.
- [6]程彦,赵镨,汪洋,等.煤矿采区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体系建立与发展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6):66-72.
- [7]杨茂林,李伟.三维勘探技术在补连塔煤矿的勘探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21,49(S2):216-221.
- [8]岳建华,薛国强.中国煤炭电法勘探36年发展回顾[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31(4):1716-1724.
- [9]何继善.广域电磁测深法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3):1065-1072.
- [10]程建远,聂爱兰,张鹏.煤炭物探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6):136-141.
- [11]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煤炭科学技术,2021,49(7):1-15.
- [12]雷晓东,曹芳智,赵旭辰,等.电法和三维地震在某大型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C]//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21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十九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研究进展、专题二十城市地下介质成像和探测、专题二十一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北京伯通电子出版社,2021:4.
- [13]余永鹏,闫照涛,毛兴军,等.巨厚新生界覆盖区煤炭勘查中的电震综合方法应用[J].物探与化探,2021,45(5):1231-1238.
- [14]韩小孩,张耀辉,孙福军,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10):124-126.
- [15]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30(8):25-31
- [16]印兴耀,孔国英,张广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2):179-183.
- [17]杜绍敏,刘琦,赵秀云.主成分分析在水文地质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1999(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