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2, v.24;No.151(02) 26-2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潞安矿区3号煤层瓦斯构造控制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structure factors of No.3 Coal Seam in Luan Mining Area

刘保金

摘要(Abstract):

以潞安矿区各煤矿3煤层瓦斯含量为依据,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矿区瓦斯赋存特征。分析认为,矿区瓦斯浅部含量低,深部含量高,各矿瓦斯涌出由东向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以两大断褶带为界限,将矿区划分为北部(Ⅰ)、中部(Ⅱ)和南部(Ⅲ)三个瓦斯地质单元:Ⅰ区井田总体处于拉张体制下形成,使得井田内部分瓦斯得到释放;Ⅱ区东部近东西向断裂处于拉张体制,使得瓦斯大量逸散,至西部构造变形微弱,近南北向的褶曲和逆断裂有利于瓦斯保存,成为高瓦斯区;Ⅲ区构造复杂,尤其在深部,褶曲构造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较小,煤层瓦斯富集,瓦斯压力较大。

关键词(KeyWords): 潞安矿区;瓦斯赋存;瓦斯地质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保金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