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矿区11-2煤层有效开采区块综合评价与等级划分研究Study on Coal No.11-2 Available Extraction Block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Grading in Xinji Mine Area
詹润,张文永,孙贵,韩锋,李宏泽,陈新宏
摘要(Abstract):
为准确、合理地评价和划分煤矿开采区块等级,指导矿井精准、安全、高效生产,以新集矿区11~(-2)煤层为研究对象,选取煤厚、地质构造、水害、瓦斯灾害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分别建立了构造复杂程度模糊评判分区模型、顶板突水脆弱性指数分区模型、瓦斯突出熵变权TOPSIS分区模型。以分区模型为基础,结合矿区实际开采地质条件,采用GIS图形加权叠加方法,将矿区划分为不利、威胁、可改造、较有利与有利5个等级的开采区块。同时,将本次评价分区结果与实际灾害点对比分析发现,已发生的灾害点均位于不利开采区块与可改造区块内,验证了本次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其评价结果可为矿区煤炭开采统一规划布局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KeyWords): GIS;11~(-2)煤层;综合评价;有效开采区块;等级划分;新集矿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研项目(ZMXJ-LZ-JS-2020-16);;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1804a0802203);; 安徽省博士后科研活动资助项目(2020B417)
作者(Author): 詹润,张文永,孙贵,韩锋,李宏泽,陈新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詹才高,范念寒,陆汝纶,等.应用等性块段指数法定量划分华北煤矿勘探类型[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5,13(5):16-24.
- [2]徐凤银,王桂梁,龙荣生.模糊聚类分析在矿井地质构造划分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2(2):30-35.
- [3]夏玉成,樊怀仁.矿井构造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J].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8,17(4):323-327.
- [4]刘德民,曹代勇,李永军.矿井构造复杂程度模糊综合评判ComGIS的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08,36(2):92-94.
- [5]张华,汪云甲,李永峰,等.基于GIS的综采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2):187-193.
- [6]张金才,刘天泉,张玉卓.裂隙岩体渗透特征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7,22(5):481-485.
- [7]李白英.预防矿井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9,18(4):11-18.
- [8]王经明.承压水沿煤层底板递进导升突水机理的模拟与观测[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5):546-549.
- [9]黎良杰,钱鸣高,李树刚.断层突水机理分析[J].煤炭学报,1996,21(4):119-123.
- [10]黎良杰,殷有泉,钱鸣高.KS结构的稳定性与底板突水机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1):40-45.
- [11]朱宗奎,徐智敏,孙亚军,等.基于无量纲多源信息融合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30(6):911-916.
- [12]于不凡.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 [13]孙叶,谭成轩,孙炜锋,等,煤瓦斯突出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探讨[J].地质力学学报,2008,14(2):117-134.
- [14]张鸣,张品刚,周士荣,等.淮南煤田新集二矿构造特征与控煤规律[J].中国煤炭地质,2016,28(7):6-10.
- [15]赵旭生.“低指标突出现象”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煤矿安全,2007,27(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