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8, v.30;No.228(06) 82-8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青海省侏罗纪和石炭纪铀矿资源聚集类型与评价方法研究
Study on Jurassic and Carboniferous Uranium Resource Accumulation Types and Assessment Means in Qinghai Province

徐宁,刁俊魏,赵平,倪晴晖

摘要(Abstract):

放射性铀矿是与煤伴生的有益矿产,青海省境内柴达木盆地北缘及其外围、北祁连、大通河流域等地区的侏罗纪、石炭纪含煤岩系深部,目前已有多个井田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放射性异常点(带)。以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区为例,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和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其主要信息来源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并结合各种地质信息,反演次生铀矿生成机理、古地理环境。在大致查明研究区铀源岩特别是酸性火成岩和探煤钻孔中发现的强放射性异常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钻获岩心的岩矿鉴定、自然γ能谱、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按照强异常、大厚度、矿层铀金属含量高的三个选择原则确定了两个验证孔,采集多组岩体样本进行了U、Th、K检测;有机质氧化-还原指示Fe_2O_3、FeO矿物等定量测定的点数据;与测井多种核参数原位实测连续数据综合确定了工作区铀矿体每平方米铀(含)量计算主要参数;建立了碳、硅、泥型的微孔隙、高孔隙度泥岩型;有机物质深沉淀剂型;大孔隙小孔隙度砂岩型等三种成矿模式,为今后我省开展煤铀兼探勘查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关键词(KeyWords): 成矿地质条件;分布特征;深部铀矿评价方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徐宁,刁俊魏,赵平,倪晴晖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