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热资源动态监测技术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Henan
申云飞,程宇,卢玮,张晗,上官锐,田明磊,杨占伟
摘要(Abstract):
大规模的地热开发可能引起热储压力(水位)下降、热储温度降低、尾水外排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地热监测是掌握动态变化规律,保障地热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河南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设计了基于WebGIS的地热资源监测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3S、移动互联、测控技术、WEB等技术,实现了地下热水水位、水温、采(灌)水量等参数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并以兰考县为例,通过调查对比,发现2023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供暖季期间出现地热井平均动水位埋深小幅度下降、回灌量衰减等现象。通过数值模型预测,以5a后规划地热水利用规模834万m~3/a为条件,对比分析了90%回灌与0%回灌两种利用方式条件下水位漏斗变化情况,发现若在90%回灌率的开发方式下,地热水压力值衰减较小,漏斗区面积可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
关键词(KeyWords): 地热开发利用;动态变化;监测平台;河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自然资源科研项目([2021]157—3、[2020]542-1);; 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31111320800);;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42400410621)
作者(Author): 申云飞,程宇,卢玮,张晗,上官锐,田明磊,杨占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章建华.推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N].经济日报,2022-1-16(2).
- [2]卢予北,李艺,卢玮,等.新时代地热资源勘查开发问题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45(3):1-8.
- [3]王晓玲,樊文超.基于物联网设计的地热井监测系统[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62-65.
- [4]何春燕,韩文权.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1):199-203.
- [5]李婷婷,许家东,陈晓梅,等.临沂市地热井远程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13,29(S1):97-99.
- [6]丁欣颖,刘金侠,金文倩,等.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地热项目动态监测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7(18):87-88,91.
- [7]刘凯,王珊珊,孙颖,等.北京地区地热资源特征与区划研究[J].中国地质,2017,44(6):1128-1139.
- [8]杨亚军,徐巍,丁桂伶,等.北京地区地热资源动态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20,21(2):36-37.
- [9]张像源.基于GIS技术的天津市地热资源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城市地质,2012,7(1):35-37.
- [10]殷肖肖,赵苏民,蔡芸,等.近三十年天津市地热大规模开发热储动态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2024,98(1):297-311.
- [11]张晗,卢玮,黄烜,等.河南省水热型地热成因模式及钻探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20,47(9):8-14,20.
- [12]黄光寿,郭丽丽,黄凯.河南省沉积盆地区五大构造单元地热地质特征[J].地质与资源,2020,29(2):172-179.
- [13]黄光寿,郭丽丽,黄凯.河南省地热资源综合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019,34(4):633-639.
- [14]倪昆,卢磊,陈飞阳,等.河南省沉积盆地水热型地热资源特征及潜力评估研究[J].地下水,2021,43(1):13-16,113.
- [15]万光南,张晗,沈权伟,等.河南省深部煤系气与地热资源协同共采技术思路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24,36(2):25-32.
- [16]任虎俊.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展望[J].中国煤炭地质,2020,31(S1):9-11,60.
- [17]钱江萍.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2(9):39-42.
- [18]齐玉峰,王文娟,李尧.地质构造对黄河下游(河南段)地热分布的影响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5):67-72.
- [19]寇正卫,范涛,李腾超.河南省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研究[J].河南科技,2020(2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