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的燃烧变质作用与煤层自燃特征
韩德馨,孙俊民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煤的燃烧变质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煤层自燃主要发生于我国西北地区中生代侏罗纪中、低变质煤层中,范围广阔。煤层自燃一般经过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向周围扩散形成异常地温场,使上覆岩层经烧变形成烧变岩,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呈带状分布;煤层经烧烧变质作用,成份与结构均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KeyWords): 煤的燃烧变质作用;煤层自燃机理;烧变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韩德馨,孙俊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国煤炭部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ARSC),荷兰国际航空航天测绘与地球科学学院(ITC).中国北方煤田自燃环境监测报告.1997. 50~63
- 2 陈练武,冯富成.陕西神府煤田新民区煤层自燃及其烧变特征.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1(3) :53~57
- 3 王庆全.大同侏罗系煤层古火区地质特征,煤田地质与勘探,1982(6) :25~30
- 4 韩德馨主编.中国煤岩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221~222
- 5 葛岭梅.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与煤的自燃机制探讨.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8(1) 91~96
- 6 张玉贵.煤岩学在煤自燃发火倾向性研究中的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4)
- 7 舒新前.自燃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中国煤田地质,1995(4) :52~56
- 8 张全洪.陕北神府煤田煤层自燃区特点及勘探方法.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5)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