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造穴技术适用性分析Aerodynamic Caving Technology Applicability Analysis
赵龙
摘要(Abstract):
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气动力造穴在我国煤层气开发以及煤矿瓦斯抽采方面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对空气动力造穴技术在圣胡安盆地、寿阳和沈北煤田以及两淮矿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以煤层气井增产为目的时,空气动力造穴技术在以生物成因为主、煤体结构好的煤田应用效果较好;以矿井瓦斯治理为目的时,空气动力造穴技术改进后可应用于煤体结构差、地应力高、瓦斯压力高的地区,依据地质条件作适当改进后将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关键词(KeyWords): 空气动力造穴;适用性;煤层气井增产;矿井瓦斯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0-003);; 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16GY-182);;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创新基金项目(2015XAYZD18)
作者(Author): 赵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莫日和.煤层气井造穴技术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7,4(3):35-38.
- [2]张志刚.煤层气裸眼洞穴完井工艺技术与实践[J].断块油气田,1999,6(6):63-66.
- [3]Andrew R.Scott,W.R.Kaiser,Walter B.Ayers,Jr.美国圣胡安盆地的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煤层气[J].NATURAL GAS GEOSCIEN-E[J],1997,8(4):29-35.
- [4]J.克洛斯.美国圣胡安盆地南部欠压水果地组煤层气非富集区煤储层特征研究[J].中国煤层气,1999,2(12):37-42.
- [5]叶建平,史保生,张春才.中国煤储层渗透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煤炭学报,1999,24(2):118-122.
- [6]刘坤鹏,胡向志.寿阳区块马首区段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储量估算[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6):18-21.
- [7]孙瑞峰,田小莹,宋绍民,等.沈北矿区供水含水层地下水形成及分布规律[J].煤炭技术,2008,27(6):126-128.
- [8]陈德民.沈北煤田煤层气开发试验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7,4(2):23-25.
- [9]袁亮.松软低透煤层群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