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谱矩法反演煤厚技术Coal Thickness High Density 3D Seismic Prospecting Spectral Moment Inversion Technology
林建东,魏名地,孟凡彬
摘要(Abstract):
结合研究区内地质资料,建立4个谱矩法反演煤层厚度的测试模型,模型参数分别为子波频率、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夹矸及积分区间。不同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地震子波主频大小、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差异、以及煤层中夹矸的变化基本上不影响谱矩法反演煤层厚度,但不同的积分区间对谱矩法反演煤厚影响较大。以子波主频50Hz、积分区25~50Hz对研究区内8煤层的厚度进行谱矩法反演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南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达14m;中西部煤层较厚,变化较缓;西北部煤层厚度较薄,一般小于2m。对比25个钻孔数据,三维地震数据谱矩法反演的8煤层厚度,有17个钻孔相对误差小于18%。
关键词(KeyWords): 谱矩法;煤层厚度;正演模型;高密度三维地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2)、(2016ZX05043001);;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青东矿8煤厚度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
作者(Author): 林建东,魏名地,孟凡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程,李向东,杨守国.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研究[J].煤矿安全,2008,39(5):14-16.
- [2]张德亮.煤层厚度变化的地质成因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2):211-212.
- [3]李刚.基于BP算法的煤层厚度预测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5):45-48.
- [4]吴秀英,胡海平.基于小波变换和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降噪方法[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11,25(1):74-79.
- [5]黄卉.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 [6]陈晓东,朱俊杰,郭华东,等.基于小波变换和局部相关系数改进IHS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6):22-24.
- [7]王建青,杨晓东,田忠斌,等.基于地震频谱属性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7,41(2):364-368.
- [8]索重辉,常锁亮,彭仕宓,等.地震属性在煤层厚度预测上的分析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4):8429-8433.
- [9]潘冬明,李娟娟,胡明顺,等.多煤层的反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5):1769-1744.
- [10]王建军.优选多地震属性线性回归方法在预测煤层厚度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4,11(5):609-613.
- [11]冯李治欣,邓国成.地震多属性技术解释煤矿薄煤区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7-28.
- [12]陈优阔.基于核方法的煤层厚度变化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