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达山区旋卷构造与找矿意义Wandashan Vortex Structure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刘发文,梁树昌
摘要(Abstract):
完达山区旋卷构造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发育于完达山优地槽褶皱带内,构成饶河复背斜。该复背斜总体呈近南北向,略向西突出的弧形逆掩推覆于宝清过渡带。用旋卷构造"三大特征"对比,一系列弧形褶皱和断裂向北东方向收敛,向南东方向撒开,围绕以蛤蟆河岩体为中心旋扭,内旋面向撒开方向、外旋面向收敛方向旋扭,具压性—压扭性特征。这一旋卷构造是由富锦——小佳河断裂的剪切牵引为主、敦密深大断裂的左旋走滑剪切为辅的联合作用形成的。根据旋扭构造的发育情况大体划分了三个旋扭层。目前已知的铜金矿(点)床主要分布于各旋扭层的撒开段,但收敛段找矿潜力较大,其次为各旋扭层界面和向西弧形突出部位也具一定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KeyWords): 旋卷构造;弧形褶皱;逆掩推覆;走滑剪切;完达山;黑龙江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发文,梁树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65-88.
- [2]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区域地质,1993,第33号:519-584.
- [3]韩振新,郝正平,等.黑龙江省主要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7-19.
- [4]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初稿)[M].陕西省地质局编印的地质力学参考资料汇编,1972:19-50.
- [5]韩子芳.白银铜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初析[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0,第一卷第一号:106-112.
- [6]翟裕生.区域成矿学研究问题[J].矿床地质,1998,17(增刊):253-258.
- [7]王龙生,芮宗瑶.超大型斑岩铜矿形成的必要条件[J].矿床地质,1998,17(增刊):15-18.
- [8]何卫东,等.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的成矿意义[J].矿床地质,1988,17(增刊):70.
- [9]黄永卫.黑龙江省东南部完达山—太平岭一带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 [10]李光辉.黑龙江完达山—太平岭成矿带成矿系列与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 [11]康宝祥,等.L—53—(8)小佳河公社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7.
- [12]李忠文,等.L—53—(14)珍宝岛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7.
- [13]李树军,等.黑龙江省宝清县跃进山铜金矿详查报告[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