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09, v.21;No.120(09) 48-51+5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固体废弃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兖济滕矿区煤矸石为例
Solid Was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Analysis——To Take the Gangues in Yanzhou-Jining-Tengzhou Mining Area as an Example

王淑霞,鲁孟胜,邱法林,刘冬梅,郝启勇

摘要(Abstract):

兖济滕矿区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又造成矿区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地。从矿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和矿物成份分析可以看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矿物成份以高岒石为主,其次为石英。选用大量测试数据对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煤矸石在酸性条件下淋溶析出的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标准;碱性条件下,除Cu、Zn、As外,其余的也超过了地面水环境质量Ⅴ类水的标准;煤矸石回填区的As、Cu、Pb、Zn四种重金属对矿区水环境影响不明显;填矸石的汇水区以及矸石山附近的水井水化学类型已由重碳酸型转变为硫酸型,部分区域已经受到了SO42-、总硬度、固形物的污染;矿区煤矸石堆放对附近土壤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某些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远远大于背景值,植物在土壤中对其吸收与积累可能形成潜在危害性。最后指出了降低煤矸石污染、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矿区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KeyWords): 煤矸石;成份分析;污染效应;兖济滕矿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淑霞,鲁孟胜,邱法林,刘冬梅,郝启勇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