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诸广山岩体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Zhuguangshan Rock Mass Uranium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Potentiality Analysis in South China
吕立娜,代凤红,李莉,韩志华
摘要(Abstract):
诸广山岩体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产铀岩体之一,铀矿床可分为岩体内带型、岩体外接触带浅变质岩型和岩体外带上叠红盆型,诸广岩体与该三种成矿类型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诸广山地区在铀源、热液运移、成矿空间、富集保存方面具有很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因此,该岩体具有很好的铀成矿潜力,其中多期次岩浆活动发育区(尤其是有晚期酸性小岩体及基性岩脉发育地区),断裂构造繁杂区,不同期次岩体接触带以及岩体侵入震旦-寒武系形成的热变质带,多期次蚀变叠加区等地段有利于铀成矿。据此,岩体中段的三九地区和北段的桂东地区是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已知矿床深部和矿田外围有利成矿地段应为下一步找矿突破地段。
关键词(KeyWords): 诸广山岩体;花岗岩型铀矿;控矿因素;成矿潜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吕立娜,代凤红,李莉,韩志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邓平,舒良树,谭正中.诸广-贵东大型铀矿聚集区富铀矿成矿地质条件[J].地质评论,2003,49(5):486-494.
- [2]李献华.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复式岩基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地壳形成演化历史[J].中国科学(B辑),1990,7:747-755.
- [3]杜乐天,等.花岗岩型铀矿文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2.
- [4]柯丹,宋亮,喻翔,等.基于重力资料分析桃山—诸广铀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3.
- [5]罗毅,王明太,李建红,等.诸广铀矿集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220-235.
- [6]夏宗强,王丙华,谢小占,等.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的初步厘定及其与铀成矿关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2):301-307.
- [7]李先福,李建威,傅昭仁,等.湘赣边区鹿井矿田走滑构造特征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9,23(2):123-129.
- [8]陈跃辉,陈肇博,陈祖伊,等.华东南中新生代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
- [9]李子颖,李秀珍,林锦荣.试论华南中新生代地幔柱构造、铀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方向[J].铀矿地质.1999,15(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