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18, v.30;No.236(12) 5-1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湘鄂西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Pore Structure and Fractal Features of Black Shale in Longmaxi Formation,Western Hunan and Hubei

扈金刚,黄勇,熊涛,唐书恒,张彪,孙鹏杰

摘要(Abstract):

以湘鄂西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有机地化和XRD等实验,分析其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色页岩中发育有机质孔、粒内孔、粒间孔和微裂隙等四大类孔隙。所有页岩样品均为存在迟滞环的Ⅳ类吸-脱附等温线。迟滞环H2型主要发育墨水瓶状孔隙;迟滞环为H3型,以发育平行板状孔隙为主;并且迟滞环存在H2型和H3型之间的过渡型。介孔对总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贡献最大。有机质热解生烃形成的微孔孔隙丰富了其内部的孔隙发育类型,页岩有机碳含量越高,发育于有机质中的微孔隙所占比例越高,页岩孔隙结构越复杂。与黏土矿物有关的孔隙孔径普遍大于有机质中的孔隙,从而富含黏土矿物的页岩样品中孔隙结构较为简单,分形维数也较小。

关键词(KeyWords): 孔隙结构;低温氮吸附;分形维数;龙马溪组页岩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扈金刚,黄勇,熊涛,唐书恒,张彪,孙鹏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