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4, v.36;No.308(06) 27-32+5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煤层气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BM Fracturing Fracture Flow Capacity on Hedong Mining Area of Urumqi

胡永,周梓欣,仲劼,张伟

摘要(Abstract):

裂缝导流能力是反应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指标。乌鲁木齐河东矿区具有大倾角、多厚煤层、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为更好地指导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煤层气压裂施工,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时间、闭合压力、铺砂浓度、石英砂支撑剂粒径及组合对压裂改造中裂缝短期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铺砂浓度导流能力均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前30min下降幅度较大,随着时间的增加导流能力降幅趋缓,75min导流能力平均下降幅度在65%~70%;不论是不同支撑剂粒径还是不同铺砂浓度,导流能力均随闭合压力增大而降低,但当闭合压力达到20MPa以后,闭合压力增加、导流能力下降趋势变缓;随铺砂浓度的提高,导流能力增大,7.5kg/m2铺砂浓度为该区最小合理铺砂浓度;支撑剂粒径越大,导流能力越强,但也受闭合压力的影响,当闭合压力低于15MPa时,单一粒径16/30目的石英砂的导流能力远高于20/40目和40/70目的导流能力,而当闭合压力高于15MPa时,16/30目和20/40目各比例组合导流能力相差不大,但还是远高于40/70目支撑剂组合的导流能力。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疆准噶尔、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与开发技术”(2016ZX05043)

作者(Author): 胡永,周梓欣,仲劼,张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