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煤层分叉解释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Seismic Waveform Classific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Seam Bifurcation Interpretation
秦永军,马丽,薛海军,孙文华
摘要(Abstract):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是地震相分析技术的重要延伸。通过对时窗选取、地震属性体选择、波形分类数、模型道选取等主要技术参数的分析,认为时窗选取和地震属性体是影响波形分类结果最大的两个因素。以河东北部煤田为例,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对其13#煤层的分叉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3#煤反射波上下各20 ms的层段,进行了三次计算,经对比认为当波形分类数为6时的地震相可很好的区分煤层分叉的不同状态。对比振幅、频率及相位等常规属性与分类结果的地震相,发现常规属性平面虽也能反映出煤层分叉趋势,但属性平面图对分叉线表达欠清晰,而三种属性的波形分类平面图可清晰的反映出煤层从西南至东北方向的分叉边界。
关键词(KeyWords): 波形分类;煤层分叉;模型道;地震相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资助(编号:2014KTZB01-03-03;2016FWRT-16)
作者(Author): 秦永军,马丽,薛海军,孙文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任芳祥,孙岩,朴永红,等.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1):4-8.
- [2]王玉学,丛玉梅,黄见,等.地震波表分类技术在河道预测中的应用[J].资源与产业,2006,8(2):71-75.
- [3]李雷涛,肖秋红.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地震相分析中的应用——以清溪场地区为例[J].天然气技术,2010,4(5):4-7.
- [4]董守华,马彦良,周明.煤层厚度与振幅、频率地震属性的正演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1):29-32.
- [5]张玉峰.朔县平原分叉煤层对比方法的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9):23-24.
- [6]郑文召.波形分类技术在王146地区地震相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28(2):5-7.
- [7]刘海燕,刘财,刘洋,等.基于Manhattan距离的相干体技术的应用[J].世界地质,2013,32(1):144-146.
- [8]范洪军,范廷恩,王晖,等.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1):71-80.
- [9]江青春,王海,李丹,等.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应用条件及其在葡北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2012,33(1):135-140.
- [10]洪忠,张猛刚,苏明君,等.应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识别岩相的适用性和局限性[J].物探与化探,2013,37(5):904-910.
- [11]邓传伟,李莉华,金银姬,等.波形分类技术在储层沉积微相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8,47(3):26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