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煤层气地质特点与勘探开发战略Geological Conditio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Strategy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in Guizhou, China
高弟,秦勇,易同生
摘要(Abstract):
贵州煤层气地质条件具有"一弱、两多、三高、四大"的特点,即龙潭组富水性弱,控气构造类型多和煤层层数多,煤层含气量高、资源丰度高、储层压力及地应力高,以及煤层气资源量大、煤级变化大、煤层渗透性变化大和地质条件垂向变化大。贵州煤层气的赋存特点,一方面体现出其煤层气资源富集程度高、储层能量大、开发潜力巨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存在影响煤层渗透性及储层改造的不利因素,因此煤层气勘探开发需要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针对贵州省目前煤层气地质研究程度,提出近期应加大对煤层气勘探开发投入,准确摸清全省煤层气资源潜力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煤层气开发技术对煤层气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进而合理制定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战略与规划。根据贵州省煤层气的开发现状建议将织纳煤田作为现阶段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的主攻区域,借鉴煤层气开发晋城模式,尽快在未采动区实施以地面直井和丛式井组为主的上部煤层群煤层气开发先导性示范工程;对六盘水及其他煤田则可借鉴淮南模式,通过远距离保护层大面积采动卸压,综合利用采前、采中、采后矿井和地面煤层气抽采技术,实施采动区煤层气开采,继而建设与之配套的分布式煤层气小型化利用、储运技术与装置。
关键词(KeyWords): 贵州;煤层气;地质条件;开发战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40730422)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高弟,秦勇,易同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秦勇,朱旺喜.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基金,2006,(3):148-152.
- [2]秦勇,程爱国.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煤田地质,2007,19(1):26-29,32.
- [3]易同生.贵州省煤层气赋存特征[J].贵州地质,1997,14(4):346-348.
- [4]毛节华,许惠龙.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37-341.
- [5]陈蓉,杨瑞东.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7,(10):15-18.
- [6]徐彬彬,何明德.贵州煤田地质[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 [7]熊孟辉,秦勇,易同生.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格局及其构造控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6):778-782.
- [8]易同生,张井,李新民.六盘水煤田盘关向斜煤层气开发地质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7,27(5):29-31.
- [9]叶建平,秦勇,林大扬.中国煤层气资源[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 [10]熊孟辉,秦勇,易同生,等.贵州五轮山矿区煤层气地质条件浅析[J].中国煤层气,2006,4(1):40-44.
- [11]秦勇,熊孟辉,易同生,等.论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J].地质论评,2008,54(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