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选区评价的关键性地质条件——煤体结构A Cru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Coal Mass Texture in CBM Exploration Target Optimization
白鸽,张遂安,张帅,冀敏俊,张慧
摘要(Abstract):
煤体结构是煤层气高渗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其原因之一就是对煤体结构在选区评价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在研究煤层气选区评价主控因素基础上,分析了煤体结构在选区评价中的作用。以山西潞安矿区两个井田为例,阐述了查明煤体结构的途径及根据煤体结构分布规律优选出煤层气地面开发区块。研究表明,潞安矿区主采煤层普遍遭受地质构造破坏,煤体结构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均有明显的分带特征,A井田北部、B井田南部地区煤体原生结构较发育,煤储层渗透性较好,可作为地面开发的优选区块。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选区评价;地质条件;煤体结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白鸽,张遂安,张帅,冀敏俊,张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蔚远江,杨起,刘大猛,等.我国煤层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质科技情报,2001,20(1):56-59.
- [2]叶建平.潞安目标区煤层气赋存和生产的地质因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3):29-32.
- [3]汤友谊,苏现波.低渗透性储层煤层气地面开发方案的探讨[J].煤炭转化,2001.24(3):20-22.
- [4]张慧.地质勘查阶段查明瓦斯突出三要素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10):16-19.
- [5]杨陆武,郭德勇.煤体结构在煤与瓦斯突出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6,24(7):49-51.
- [6]张新民,庄军,张遂安.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46.
- [7]要惠芳,王秀兰.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83-109.
- [8]陈振宏,王一兵,苏现波.沁水盆地南部煤体变形特征及成因[C]//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217-224.
- [9]雷崇利.用钻孔煤心鉴别煤层煤体结构及其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2):11-13.
- [10]李松,汤达祯,许浩,等.不同煤体结构储层物性差异分析[C]//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23-129.
- [11]傅雪海,姜波,秦勇,等.用测井曲线划分煤体结构和预测煤储层渗透率[J].测井技术,2003,27(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