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08, No.107(10) 25-27+3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柴北缘含煤区构造演化与构造控煤作用
Tectonic Evolution and Structural Control of Coal in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Coal-bearing Zone

占文锋,林亮,孙红波,孙军飞

摘要(Abstract):

采用共轭剪节理古应力场反演、沉降史反演和平衡剖面分析方法,将柴北缘含煤区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前中生代、基底形成阶段;早、中侏罗世伸展沉降阶段;晚侏罗世—白垩世构造反转、挤压抬升剥蚀阶段;古新世—渐新世强烈挤压阶段;中新世以来盆地定型阶段。印支期后多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使得煤系展布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基本规律。三条隆起带南麓,含煤地层抬升变浅,多遭受剥蚀;三条凹陷带内煤系广泛分布,浅部形成较大面积的有利勘查开发区块,为柴北缘预测找煤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KeyWords): 柴北缘含煤区;构造演化;构造控煤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资金(2008-Ⅰ-02);; 青海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课题

作者(Author): 占文锋,林亮,孙红波,孙军飞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