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

2022, v.34;No.281(05) 66-7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基于GIS的甘肃张家川县耕地种植乌龙头适宜性评价研究
Assessment and Study on Farmland Wulongtou (Aralia chinensis) Planting Suitability Based on GIS in Zhangjiachuan County, Gansu

黄文魁,周晓芳,徐辉,章梅

摘要(Abstract):

乌龙头作为一种上等山野菜,广泛分布于甘肃省张家川地区,已成为当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张家川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耕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根据乌龙头的适宜生长条件,选取≥10°C积温、年均降水量、昼夜温差、海拔、坡度、坡向、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11个指标,构建了张家川乌龙头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数学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并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采用空间插值的方法对张家川乌龙头的种植适宜性展开评价,以期为当地的乌龙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提供依据,助力张家川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结果表明:(1)张家川县乌龙头种植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81.443 km~2、187.350 km~2、180.376 km~2和98.262 km~2,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34.2%;33.0%和17.9%。(2)位于县东南方的马鹿镇—阎家乡一带为乌龙头最佳种植区域,位于县中部的平安乡—张家川镇一带为最不适宜种植。(3)从高度适宜区到不适宜区,有机质、碱解氮等土壤养分指标变化最大,表明土壤肥力是影响乌龙头种植适宜性分区的关键因素。张家川县乌龙头种植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面积之和占比接近50%,说明张家川县具备将乌龙头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建议张家川县优先在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发展乌龙头产业,在勉强适宜区通过施肥等措施提升耕地土壤质量后,可进一步加大乌龙头种植区面积。

关键词(KeyWords): 乌龙头;张家川县;种植适宜性;ArcGI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甘肃省张家川特色作物乌龙头生理特性及土壤适宜性评价”(ZMKJ-2019-J1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项目“甘肃省张家川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及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ZMKJ-2020-J11-1)

作者(Author): 黄文魁,周晓芳,徐辉,章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