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基础性作用新思考New Perspectives on Co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ts Fundamental Function in China
王海宁
摘要(Abstract):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但是经过长期开发,东部大部分整装含煤区块多已进入开发后期,造成了不可持续的严峻局面,重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勘查开发特性迫在眉睫。从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出发,总结了煤炭资源的分区和分布特点,分析了煤炭资源现今勘查与开发现状,对于煤炭在新形势下作为能源的基础作用进行了新思考,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好煤炭资源的建议:一是加强煤炭地质基础理论与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的研究,包括煤系多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系气资源研究;二加强绿色煤炭资源评价与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清洁利用相关地质问题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煤炭资源;煤系多能源;煤系气资源;基础性作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海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余胜海.能源战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2]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3):345-359.
- [3]彭苏萍.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R].北京:中国工程院,2012.
- [4]王佟,张博,王庆伟,等.中国绿色煤炭资源概念和内涵及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12):1-8+13.
- [5]毛节华,许惠龙.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 [6]王佟.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 [7]吴迪.克里米亚危机背后的能源教训[N].中国石油报,2014-3-18.
- [8]曹代勇,张守仁,穆宣社,等.中国含煤岩系构造变形控制因素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1):25-28.
- [9]尚冠雄.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 [10]王双明.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 [11]莽东鸿,等.中国煤盆地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 [12]王文杰,王信.中国东部煤田推覆、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 [1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R].北京:中国煤炭地质总局,2015.
- [14]田山岗,尚冠雄,唐辛.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3):1-5.
- [15]彭苏萍,张博,王佟.我国煤炭资源“井”字形分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9):29-32.
- [16]王佟,王庆伟,傅雪海.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系统研究及其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42(1):24-27.
- [17]任辉,吴国强,宁树正,等.关闭煤矿的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保障[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6):1-9.
- [18]潘树仁,潘海洋,谢志清,等.新时代背景下煤炭绿色勘查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6):10-13.
- [19]赵平.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及发展方向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4):1-5.
- [20]孙升林,潘树仁,吴国强,等.煤炭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展望[J].中国煤炭地质,2017,29(12):1-4.
- [21]王佟,邵龙义,等.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J].中国地质,201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