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牛栏江德泽-李子箐段岩溶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Karst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in Deze-Liziqing Sector of Niulanjiang River,Yunnan
孙顺新
摘要(Abstract):
云南牛栏江德泽-李子箐段岩溶发育,主要类型为岩溶塌陷和溶洞(暗河)。在研究区内现有地质资料及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空间上分布广、密度大,个体规模大,各类岩溶类型相互连通。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岩溶作用的成因,主要为:①区内的降雨量较大,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水源;②研究区西北部的车乌-鲁冲大断裂,控制着区内总体构造形态,并造成了北东向与南东向等多组节理裂隙的发育,为岩溶水的流通创造了条件;③广泛分布的可溶性岩石,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物质条件,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KeyWords): 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塌陷;溶洞;特征;成因分析;牛栏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孙顺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邓启江,李星宇,吕琼,等.昆明市岩溶发育特征和防治措施[J].中国岩溶,2009,28(1),23-24.
- [2]李俊杰,郭英海,车灿辉,等.西山煤田古交矿区陷落柱特征及其导水性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1):40-44.
- [3]张秀童.四川某崩塌区危岩稳定性评价[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1):49-51.
- [4]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 [5]冯佐海,梁金城,李晓峰,等.桂林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95-96.
- [6]曹伯勋.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