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地区的构造体系及其对地下热水的控制作用Tectonic System and Its Geothermal Water Controlling in Zhangjiakou Area
李泓泉,张树胜,谢明忠,任建帅,周建飞
摘要(Abstract):
依据地质力学理论,对张家口地区的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并探讨其对地下热水的控制作用。张家口地区存在三个活动的构造体系,即阴山纬向构造带、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北东东构造带、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北北东向的岩浆岩侵入构造带,且在晚近期仍有不同程度的活动。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北东东构造带的一级构造控制了地下热水带的分布,其次级构造与新华夏系构造、东西向构造的复合交汇部位控制了地下热水点的出露位置。以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北东东向构造带为主的多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并有近期的岩浆岩分布,水质类型为SO_4-Na型、富含有特殊离子氟和可溶性偏硅酸的区域性低电阻区域是寻找地下热水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KeyWords): 地下热水;控制作用;构造体系;张家口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泓泉,张树胜,谢明忠,任建帅,周建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 [2]张德忠,刘志刚,卢红柳,等.河北地热[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 [3]徐世光,郭远生,等.地热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4]马静晨.北京郑各庄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 [5]李攻科,王卫星,李宏,等.河北汤泉地热田地温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J].中国地质,2014,41(06),2099-2109.
- [6]李攻科.河北汤泉地热田成因与资源潜力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 [7]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张家口市经济区区域地热资源调查研究报告[R].河北张家口.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2001.
- [8]河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北省张家口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R].河北张家口.河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2003.
- [9]李业震.蔚县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煤炭地质(原中国煤田地质),2004,16(S1):72-73.
- [10]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张家口市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R].石家庄.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2014.
- [11]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会场馆及周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报告[R].河北张家口.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