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地温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Geothermal Field Features and Their Control Factors in Xiongan New Area
雷海飞,李红岩,戴明刚,王洪亮
摘要(Abstract):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地热井资料的收集分析,并对单井地温梯度值进行计算,结合区域资料,编制本区盖层地温梯度等值线图,并分析了地温梯度值纵横向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本区地温梯度值基本上都在3. 0℃/100m以上,局部达到6. 0℃/100m;平面上,地温梯度值总体特征是北高南低、中间高两侧低的特点;纵向上,盖层地温梯度值高,热储层内部地温梯度值低;其地温场的变化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盖层、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控制,其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加上岩石热导率之间的差异,造成来自地幔的热量向上传递过程中重新分配,向背斜核部集中,导致盖层局部地温梯度值高。
关键词(KeyWords): 雄安新区;地温梯度;控制因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雷海飞,李红岩,戴明刚,王洪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戴明刚,汪新伟,等,雄安新区起步区及周边地热资源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质科学,2019. 01:176-191.
- [2]朱树源,张国斌,等,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5):20-24.
- [3]苏永强,李郡.雄安新区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应用潜力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47(4):62-67.
- [4]张春伟,李强.地温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以遵义地区为例[J].贵州科学,2015,33(2):65-70.
- [5]蔡铁钢,张伟,等.新义二井深部地温场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能源与环保,2018,40(9):65-69.
- [6]赵振远,高福兴,等.贵州省黔东南州北西部地热资源地球化学及地温场特征[J],世界有色金属,2017. 03:86-87.
- [7]胡玉禄,王卿,等.地热盖层中井温梯度与地温梯度的关系及应用[J].成果与方法,2004. 06:37-39.
- [8]吴欣松,江涛,等.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地温场及其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01:23-27.
- [9]朱坤磊,周育,等.深井开采地温场监测技术及分布规律研究[J].有色金属,2016. 05:90-95.